姜家与夏家,都是百年以上的基业。
虽然历经了战乱,但累积下的财富,仍不容小觑。
他们人虽然是可以下乡,但有那么多财富在,定然是没有安生日子的。
为保平安,难免要舍掉一些
姜父安抚道:“婳婳说得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前些年那么艰苦的世道咱们都过来了,总有一天,咱们还会东山再起的。”
姜母只得点头:“好,那剩下的那些咱们可得藏好了,这些可是婳婳以后的嫁妆和底气。”
他们两个老了老了,没钱不花也没什么,但婳婳还年轻,又自幼娇生惯养,他们怎么可能不给婳婳留些家底。
姜婳笑了笑道:“爸妈,你们若是信得过我的话,家里的财物,你们交给我处理就是,我自有办法。”
姜父姜母互视了一眼。
姜父:“反正这些都要交给婳婳的,就让她处置吧。”
姜母有些不放心:“行,我也藏一些吧,狡兔还有三窟,咱们分散放,也分散些风险。”
姜婳怕吓着姜父姜母,没说自己身负空间的事儿,为了姜母安心,只得点头道:
“行,都听妈的。您先收拾着,我先去知青点。”
姜母:“等等婳婳,那你的婚约”
既然已知那赵明轩不是良人,婳婳又计划跟他们下乡,姜母自然不愿意再跟赵家有什么牵扯。
姜婳笑得奸诈:“婚约当然得解除了,不过为免打草惊蛇,自然不能现在就解除。”
“等咱们走了之后,再登报宣布解除就是。”
姜父姜母:别说,还真是个好办法。
到时候他们下了乡,赵家也拿他们没办法。
接着姜家三人开始各自忙碌起来,姜父姜母忙着收拾金银细软,姜婳则孤身一人去了报名点。
前几年因为响应大领导的号召,下乡报名的人热情高涨。
两年过去,很多下乡知青受不了农村的苦,城里人也都知道了下乡后面临的生活,导致现在的报名点几乎门可罗雀。
如果不是必要,根本没人会主动来报名下乡了。
姜婳到报名点的时候,报名点儿的大姨发愁呢,眼看这个月快过完了,这报名点的任务还没达标呢。
一见姜婳这么漂亮的小姑娘进来,大姨压下心绪问道:
“小姑娘,你来找谁?”
大姨根本没能想着姜婳会报名下乡,乡下的苦现在谁人不知?眼前这小姑娘娇滴滴的,一看就家里娇养着长大的,怎么可能会下乡?
姜婳笑吟吟道:“您好,我来报名下乡,是在您这办手续吗?”
大姨震惊了:“小姑娘,你真要下乡啊?”
姜婳:“嗯,不仅我要报名,我们一家都要报名。农村需要我们,我们就要响应号召,到农村去。”
大姨激动了:“一家都要下乡啊!你们家这思想觉悟真是高!”
姜婳腼腆一笑:“这是我家的户口本,您看还需要办什么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