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缘:菩萨叶落人间事
第一章:仙叶坠尘,柳女降生
南海普陀山的紫竹林里,常年云雾缭绕,甘露浸润。观音菩萨座前的净瓶中,插着一株千年杨柳,枝条轻垂,叶片莹润,每一片都沾着仙气,能涤荡尘埃、滋养生机。
这年孟春,三界异动,一只修炼千年的蝎妖冲破封印,在人间作乱,所到之处草木枯萎、百姓遭殃。菩萨携净瓶杨柳前往降妖,半空之中,蝎妖负隅顽抗,喷出毒雾扰乱视线。菩萨挥动杨柳枝,甘露洒落,毒雾消散,可混乱间,一片最嫩的柳叶被妖风刮断,裹着几缕仙气,飘飘荡荡坠向人间。
柳叶落的地方,是江南姑苏城的王家。王家是本地小有名气的商户,主营绸缎生意,当家的王承业为人忠厚,妻子李氏温婉贤淑,成婚三年终于有了身孕,这天夜里正临盆。
子时刚过,李家传来婴儿响亮的哭声,稳婆抱着襁褓出来,笑着对王承业说:恭喜王老爷,是个千金,模样俊得很!王承业喜不自胜,刚要进屋看女儿,管家突然慌慌张张跑进来:老爷!您快去后院看看!那棵枯了三年的老柳树,不知怎的,一夜之间全绿了!
王承业愣住了。后院那棵老柳树是他祖父年轻时种下的,三年前一场大旱后就枯了,树皮干裂,枝条光秃秃的,他试过无数法子都没救活,如今竟死而复生他快步跑到后院,只见老柳树抽出新芽,叶片嫩绿鲜亮,微风一吹,枝条轻摇,像在跳舞。更奇的是,柳叶的香气飘进前厅,刚生产完虚弱的李氏闻了,竟觉得精神好了许多。
王承业看着满树新柳,又想起刚降生的女儿,心里忽然有个念头:这柳树复苏定与女儿有关,是祥瑞之兆。他轻抚柳枝,对妻子说:咱们的女儿,就叫王柳吧,借这柳树的福气,平安长大。李氏点头应下,从此,王家千金王柳的名字,便在姑苏城传开了。
王柳自小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她不爱哭闹,总喜欢趴在窗边看后院的老柳树,小手一伸,柳树枝条就会轻轻蹭她的掌心;她还能听懂花草的话,哪家的花快蔫了,她去旁边站一会儿,浇点水,花就会重新绽放。王承业夫妇虽觉得女儿奇特,却只当是孩子心善有灵气,从不多问,只把她宠得像个宝贝。
第二章:柳女长成,初遇少年
时光荏苒,转眼王柳长到了十六岁。她出落得亭亭玉立,肌肤像柳叶般莹润,眼睛像净瓶甘露般清澈,性子温婉却有主见,不仅跟着母亲学女红,还常去自家绸缎庄帮忙,算账、选料都很拿手。
王家的绸缎庄在姑苏城的繁华地段,对面是经营茶叶的苏家。苏家公子苏文轩比王柳大两岁,是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偶尔会来绸缎庄帮母亲选布料,一来二去,就和王柳熟了。
这天午后,苏文轩来买一匹浅碧色的绸缎,准备给母亲做件新衣裳。王柳正在柜台后整理账本,见他进来,笑着起身:苏公子来了,今天想要什么料子苏文轩看着她,脸颊微微泛红:王姑娘,我想选一匹适合母亲穿的绸缎,要素雅些的。
王柳领着他到货架前,指着那匹浅碧色的料子:这匹是新到的杭绸,颜色清爽,质地柔软,阿姨穿肯定好看。她伸手抚过布料,指尖带着淡淡的柳叶香,苏文轩闻到,心里竟泛起一阵暖意。两人聊着天,从布料聊到诗词,又聊到姑苏城的景致,越聊越投机,直到苏文轩的仆人来催,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自那以后,苏文轩来绸缎庄的次数更勤了,有时是买布料,有时是送刚沏好的新茶,有时只是站在柜台旁,看王柳算账、招待客人。王柳也渐渐对这个温文尔雅的少年动了心,每次看到他来,心里都会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
可姑苏城的商户圈子里,王家和苏家虽都是小商户,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绸缎和茶叶生意虽不冲突,但两家祖辈曾因争夺摊位有过摩擦,后来虽和解,却也少有往来。王承业知道女儿和苏文轩走得近,心里有些担忧:柳儿,苏家虽好,但两家祖辈有过节,你和苏公子还是保持些距离,免得旁人说闲话。
王柳听了,心里有些失落,却也明白父亲的顾虑。她开始有意无意地避开苏文轩,苏文轩察觉到她的疏远,心里着急,却又不知该如何解释。两人之间,渐渐多了一层淡淡的隔阂。
第三章:家族危机,柳显奇能
就在王柳和苏文轩的感情陷入僵局时,王家的绸缎生意突然出了问题。
这年冬天,王承业从杭州进了一大批绸缎,准备在年关前卖个好价钱。可这批绸缎运到姑苏城后,竟发现大部分都潮了,布料变得僵硬,有的还起了霉斑。王承业急得团团转,这批货花光了王家的积蓄,要是卖不出去,绸缎庄就得倒闭,一家人的生计都成问题。
李氏整日以泪洗面,王柳看着父母愁眉苦脸的样子,心里很是难受。她想起自己从小能和花草沟通,或许能试试救这些绸缎夜里,她偷偷溜进库房,看着堆在地上的潮腐绸缎,伸手轻轻抚过,指尖的柳叶香慢慢散开,渗入布料中。她闭上眼睛,在心里默念:求你们快点好起来,别让爹娘担心。
第二天一早,王承业打开库房,竟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原本潮腐的绸缎,变得柔软光滑,霉斑消失了,布料上还带着淡淡的清香,比刚进货时还要好。他以为自己眼花了,揉了揉眼睛,又摸了摸布料,确定是真的。他连忙把王柳叫过来,问她是不是做了什么。
王柳见瞒不住,只好把自己能滋养草木、修复织物的事告诉了父母。王承业夫妇又惊又喜,惊的是女儿竟有如此奇能,喜的是王家有救了。王承业看着女儿,郑重地说:柳儿,你的能力是上天赐予的,但不可轻易示人,免得被有心人利用。王柳点头答应,心里却明白,这次能救王家,全靠自己身上的仙气。
王家的绸缎庄重新开业,潮腐的绸缎变成了珍品,不仅手感好,还带着独特的清香,很快就被抢购一空。王家的生意不仅恢复了,还比以前更红火了。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苏家耳中。苏文轩的父亲苏明远是个精明人,他觉得王家的绸缎突然变好很奇怪,便让苏文轩去打听。苏文轩找到王柳,轻声问:柳儿,你家的绸缎是不是有什么秘密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担心你。
王柳看着他真诚的眼神,心里很是感动,便把自己能修复布料的事偷偷告诉了他,但没说自己是仙叶转世。苏文轩听了,又惊又佩服:柳儿,你真厉害!不管怎样,我都会支持你,不会让别人伤害你。两人之间的隔阂,在这一刻烟消云散,感情也更近了一步。
第四章:豪门觊觎,风波渐起
王家的生意红火起来,引起了姑苏城最大的商户——张家的注意。张家主营粮食和当铺,家主张万霖心狠手辣,野心勃勃,总想吞并其他商户,垄断姑苏城的生意。
张万霖听说王家的绸缎有奇效,便派人去买了一匹,仔细查看后,发现布料上有淡淡的植物香气,却查不出是什么原因。他觉得王家一定藏着秘密,便想把这个秘密弄到手,甚至想让王家依附于张家。
这天,张万霖带着厚礼来到王家,名义上是拜访,实则是打探消息。他看着王柳,眼神贪婪:王老爷,您家的绸缎生意做得这么好,想必有什么独门秘方吧不如咱们两家合作,我出资金和渠道,您出秘方,咱们一起赚大钱,如何
王承业知道张万霖没安好心,连忙婉拒:张老爷客气了,我家的绸缎只是运气好,选料精细些,没有什么秘方。合作的事,我还要和家人商量商量。张万霖见王承业不肯松口,脸色沉了下来:王老爷,别给脸不要脸!姑苏城的商户,还没有敢拒绝我的!你好好想想,要是不合作,后果自负!说完,他摔下礼物,怒气冲冲地走了。
王承业知道张万霖不会善罢甘休,心里很是担忧。苏文轩听说后,连忙来安慰王柳:柳儿,你别担心,我爹已经联系了其他几家商户,咱们一起对付张家,不能让他欺负你们家。王柳看着苏文轩,心里暖暖的,点了点头。
可张万霖很快就采取了行动。他派人在姑苏城散布谣言,说王家的绸缎是用邪术泡过的,穿了会生病;他还垄断了姑苏城的绸缎货源,不让其他商家给王家供货;甚至派人去绸缎庄捣乱,吓跑客人。
王家的生意很快就一落千丈,绸缎庄门可罗雀。王承业急得病倒了,李氏日夜照顾,家里的重担全落在了王柳身上。王柳看着空荡荡的绸缎庄,心里很是难过,却没有放弃。她想起后院的老柳树,每次遇到困难,只要看到它,就会有勇气。她来到老柳树下,轻抚柳枝,在心里默念:柳树啊柳树,求你帮帮我,救救王家。
夜里,王柳做了一个梦,梦到观音菩萨站在她面前,温柔地说:吾儿,你本是净瓶柳叶,带着仙气降生人间,当以善念待人,以灵气渡厄。张家作恶,自有天谴,但你需记住,不可滥用仙气,否则会折损自身修为。说完,菩萨化作一道光,消失了。
王柳醒来后,明白了菩萨的意思。她决定用自己的能力,不仅要救王家,还要帮助其他被张家欺负的商户。
第五章:以智破局,情定终身
王柳开始行动。她知道张万霖垄断了绸缎货源,便带着仆人去了乡下,找到种桑树的农户,教他们用更科学的方法养蚕、缫丝,还用法力滋养桑叶,让蚕丝的质量更好。农户们感激王柳,愿意把蚕丝卖给王家,王家的绸缎货源问题解决了。
接着,王柳又在绸缎庄举办了一场丝绸品鉴会,邀请姑苏城的百姓和商户参加。会上,她展示了用新蚕丝织成的绸缎,不仅质地柔软,还能根据温度变化呈现不同的光泽,而且布料上的清香能让人心情舒畅。她还当场演示,用一块普通的布料,经她轻抚后,变得柔软光滑,香气四溢。百姓们亲眼所见,谣言不攻自破,纷纷抢购王家的绸缎。
张万霖听说后,气得咬牙切齿,又派人去捣乱,可这次,苏文轩带着其他商户的人早就守在绸缎庄外,把捣乱的人赶跑了。张万霖的阴谋再次落空,反而因为垄断货源、散布谣言,被官府盯上了,生意一落千丈。
王家的生意恢复了往日的红火,王承业的病也渐渐好了。他看着女儿的成长,心里很是欣慰,也明白了苏文轩对女儿的真心。这天,他把王柳和苏文轩叫到身边,笑着说:柳儿,文轩,你们俩情投意合,我和你娘都看在眼里。以前是我顾虑太多,现在我想通了,只要你们好好的,比什么都重要。
王柳和苏文轩听了,又惊又喜。苏文轩连忙跪下,对王承业说:岳父大人请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柳儿,一辈子对她好!王承业扶起他,哈哈大笑起来。
这年秋天,王家和苏家举办了婚礼。婚礼当天,姑苏城的百姓都来道贺,后院的老柳树抽出了新的枝条,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是在为他们祝福。王柳穿着红色的嫁衣,苏文轩穿着红色的长袍,两人并肩站在院中,眼神里满是爱意。王柳轻声对苏文轩说:文轩,我有个秘密要告诉你,我其实是观音菩萨净瓶里的柳叶转世。
苏文轩愣住了,随即温柔地握住她的手: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你都是我的柳儿,我都会爱你一辈子。王柳听了,眼里泛起了泪光,紧紧握住了他的手。
第六章:家族纷争,利益纠葛
婚后,王柳和苏文轩的日子过得很幸福。他们一起打理王家的绸缎庄和苏家的茶叶铺,两家的生意越来越好,还联合其他商户,共同对抗张家,姑苏城的商户圈子渐渐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