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中,王公子主动透露,他出身江南世家王家分支,虽是分支,但也是嫡出,此番上京是为了明年的春闱。
王家有上千亩茶山,家产殷实,也不是非要做香露生意。
见到香露,实在是喜欢得紧,想见见是何人这般巧思,竟然能做出如此巧夺天工,又高雅至极的宝贝,所以才等在铺子里。
言谈间,能看出王公子教养极好,一举一动间皆有君子之风,目光清明,不乱瞟,和他说话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在下的茶庄在槐树胡同,苏大小姐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坐一坐。如果苏小姐放心,大可将香露放在在下江南的茶庄寄卖,等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再单独开铺子。也是在下多此一举,苏大小姐的香露到江南,定是千金难求。”
王公子坐了一盏茶的时间,没久留。
看着王公子的背影,苏舒窈总觉得有种奇怪的感觉。
这人看起来太完美,身上挑不出一点错处,简直无懈可击。
主动提出将香露引到江南,也不收取费用,只是为了日后购买方便。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王公子不为名利地帮忙,苏舒窈反而警惕起来。
佟掌柜笑道:“大小姐,这王公子真是好人啊,如果能借着王家的势,在江南开铺子就简单多了。”
到江南开铺子,不仅要打点当地官员,和地头蛇搞好关系,还要调查香露的售卖会不会影响到当地权贵的利益。
如果真是背靠王家,这生意做起来便简单多了。
王公子应该是非常喜欢香露,一种香味买了两瓶,一个人就买了二十瓶,出手阔绰。
佟掌柜说起王公子,脸上带着笑:“有修养,又大方。”
就连店铺里的伙计,也对王公子赞不绝口。
“这事先不急,先查清楚王公子的底细再说。”
过了几天,王公子没再出现,苏舒窈派人去了槐树胡同的茶庄。
茶庄规模很大,前面的铺面专门展示茶叶,后面的院子做成了雅间,专门让客人品茶。
雅间布置透着一股江南水乡的风韵,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以文会友。
茶庄的伙计称呼王公子为少东家。
没过几天,茶庄要开诗社,王公子让人送来一张帖子,邀请苏舒窈去品茶吟诗。
茶庄二楼专门设置了供女子品茶的雅间,女子专属的雅间和男子分开来,既能看到楼下的文人墨客作画题诗,又不受干扰。
苏舒窈觉得很有趣,准备邀着唐挽心一起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