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茂的脸色灰败,对着皇宫的方向叩首,流泪。
而一直躺在干草堆里面,呼呼大睡的宋濂,此刻也起来,对着皇宫行礼,送皇帝朱晟最后一程。
这一日,全城悲痛缟素。
九九八十一下丧钟不过是开端,接下来,大钟要分时间段一共敲响三万下,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当夜,武英殿。
丞相王瑾、礼部尚书尹礼,以及户部尚书裘德、工部尚书苍皓恭敬地向齐王禀报要事。
“殿下,这是臣等今日商议之后,为殿下您拟定的‘登基大典’流程,请殿下您过目。”
王瑾小心翼翼地将奏疏放在了御案上。
“铛——”
武英殿外钟声还在继续,齐王展开了奏疏。
“剔除了卤簿大驾,预先的祭告天地、社稷、宗庙也没了?”
王瑾闻言看了一眼尹礼,尹礼连忙凑上前去,恭敬道:“殿下,这卤簿大驾需要全副銮驾、羽葆、豹尾旗、象辂、宝鼎擎执等等物件。”
“若要准备起来,至少要三日时间才能凑齐,您明日登基……时间实在太仓促了。”
尹礼生怕惹恼了齐王,详细解释:“至于预先祭告天地、社稷、宗庙,按照礼制应该先祭,不过您时间仓促可省去,只要承诺日后补祭就好。”
齐王朱欢继续翻阅奏疏。
“百官的表笺进贺也免了?免了好,一个个呈递贺表,过于冗长了,嗯?”
朱欢的眸子一凝:“中和韶乐和丹陛大乐为何也免了?莫不是本王不配?”
尹礼吓得一哆嗦,差点没跪在地上。
“殿下!陛下刚刚过世,现在是国丧期间,为表哀痛还是奏乐全部停止为好。”
尹礼跟礼部官员搜肠刮肚,选定的流程还是很考究的。
在尹礼惶恐地解释之后,朱欢终于认可了登基仪式,让尹礼全力筹备。
翌日,清晨,一场改变大乾格局的登基仪式正式开始。
第一步,为告祭仪式,免去繁琐的告祭,只在奉天殿前设置香案祭台。
齐王身着素服,向上天、宗庙,焚香叩拜。
文武百官在齐王身后,看着齐王告祭上天。
而在奉天殿前左右,便是杀气腾腾的羽林军,时刻盯着在场的大臣。
“国家危难,神器不可暂虚,臣弟朱欢遵奉遗诏,勉绍大统,必殚精竭虑,克复艰难,祈天、祖宗佑之!”
待告祭仪式结束,齐王缓缓转过身来,这第一步“君权天授”的认证就算结束了。
第二步,便是重头戏——宣读诏书。
虽然留在宫中的五品及五品以上官员都已经见过了诏书,“确认”诏书内皇帝传位给了齐王朱欢。
但这一步宣读诏书是在法理上向天下表明齐王继承大统的正当性。
丞相王瑾亲自宣读诏书,内容与那日在奉天殿的几乎一致,只是将秦王换成了齐王。
“从今日起,改年号——景泰!”
诏书宣读完毕,王瑾便宣布了新君朱欢的年号,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接下来,文武百官开始朝拜。
所有官员向新皇帝行五拜三叩头的大礼。
礼节繁琐但所有臣子包括王瑾都要参与,不敢怠慢。
待群臣行过大礼,新君朱欢高声道:“先帝猝然长逝,朕实哀伤不已,如今国家动荡,四夷环伺。”
“正当朕与诸位爱卿共度时艰,朕欲励精图治,令大乾富强繁荣,不负先帝所托!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隆恩!”
“谢陛下隆恩!”
“谢陛下隆恩!”
文武百官齐声谢恩,这一刻,朱欢的脸上浮现出无法抑制的笑容。
原来,这就是当皇帝的感觉?
曾几何时,朱欢也曾想要站在这个位置上。
如今,他终于如愿以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