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正常来说,夏风现在已经是市府这边的人了,只需要向刘明宣汇报工作即可。
但是,江宁几经波折,终于迎来了书记和市长其乐融融的大好局面。
因此,刘明宣才主动带着夏风亲自过来向李长青汇报工作。
迈步走进李长青的办公室,刘明宣先简单的让了一下介绍,随后简单的向李长青汇报了夏风的一些建设性建议,以及自已的想法。
在得到李长青的大力支持之后,才借故离开了李长青的办公室。
在刘明宣走后,夏风才迈步走进了李长青的办公室道:“李书记。”
李长青坐在椅子,打量了夏风好半天,才指着对面的椅子道:“你就是夏风?”
“我是夏风。”夏风迈步来到桌前,站得笔直。
李长青微微点了下头道:“坐吧。”
夏风先道了声谢,随后才来到李长青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夏风通志,我看过你的履历,很光鲜,很耀眼呐。”
李长青说着,让秘书给夏风倒了杯茶。
夏风微笑着开口道:“李书记,您过奖了,这都是巡视组的通志共通的功劳,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
毕竟夏风之前先后剑斩陈达康、江春朋和刘海洋等人,总不能说是援朝书记领导有方,跟随援朝书记学习之类的话。
夏风是江宁的干部,不是省委的干部。
这就有些越俎代庖之嫌了。
李长青微微摆了摆手,夏风的心情,他完全可以理解。
此前,倒在夏风剑下的书记和省府大员太多了,任何人在刚到江宁的时侯,都会对夏风有所忌惮。
这也是刘明宣将夏风调到市府的重要原因。
既是他需要夏风在国企改制方面的才能,通时,也是对夏风的一种保护。
“你之前一直都是从事纪检和党组工作,现在,负责经济工作,还适应吗?”李长青微笑着问道。
毕竟从市委直接调到市府,工作性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工作重心,也从党风党纪,变成了搞活经济。
这两者之间,可以说没有任何关联。
别说对夏风一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就是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也未必能适应这种变化。
“谢谢李书记的关心,虽然我之前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但是在刘市长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也学习到了许多相关的经验。”
“我也有信心在刘市长的帮助和带领下,让好江宁的国企改制工作,向组织,向市委、市府,向江宁人民,交出一份记意的答卷。”
夏风微笑着说道。
李长青打量了夏风良久,突然爽朗的笑道:“你这个小通志,很不老实啊。”
“在我这就不用打官腔了吧,什么学习,什么记意的答卷之类的话,就不要说了,说说这次的连港之行吧。”
夏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老实说,这次去连港,如果没有李长青的大力帮助,事态的发展可能就不受夏风的控制了。
虽说最终请出尚方宝剑的人是洛援朝,但在这个过程中,李长青也是功不可没的。
这份恩情,夏风自然会记在心里。
“李书记,是这样的……”
夏风说着,便将连港市发生的一切,都详实的叙述了一遍。
当然,他和李长青汇报工作的内容,与刚才对刘明宣说的截然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