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它精准地戳中了这个时代、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名声!
以及最普遍的困境——物资短缺下的人性之恶!
几乎是一夜之间:“南锣鼓巷95号院是个禽兽窝”、“因为一口肉就毁人清白搅黄相亲”的爆炸性新闻,就成了南锣鼓巷、乃至于49城这片区域最热门的谈资!
胡同热议,路人指摘
“听说了吗?就前面那95号院!嚯!真够可以的!”
“因为人家吃口肉没分给他们,就这么糟践人?这心得多黑啊!”
“可不是嘛!那莲花落里唱的,闫老西?是不是红星小学那闫老师?哎呦喂,还是人民教师呢!”
“还有那贾婆子,平时就看她不是善茬儿!”
“许大茂?是不是轧钢厂放电影那小子?一看就不是好东西!”
“啧啧,还先进大院呢?我看是先进禽兽院!”
南锣鼓巷95号院门口,仿佛成了新的“旅游景点”。不时有附近胡同的人“路过”,对着院门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院里的人一出来,就感受到无数道鄙夷、探究、甚至带着谴责的目光,臊得他们头都抬不起来。
场景二:院内低气压,禽兽崩溃
闫富贵恨不得给自己嘴巴贴上封条。在学校,同事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学生好像也在背后窃窃私语。
他感觉自己几十年,苦心经营的“教师尊严”碎了一地。下班回家,他几乎是贴着墙根溜进院子,听到外面有人声,就心惊肉跳。
贾张氏彻底蔫了,连门都不敢出。那魔性的莲花落调子,仿佛在她脑子里单曲循环,她甚至能想象出外面的人,
是怎么用歌词里的“老虔婆”、“嘴毒心黑”来议论她。她第一次产生了“没脸见人”的感觉。
秦淮茹在水池边洗衣服,感觉旁边的大妈小媳妇,看她的眼神都带着疏远和警惕:“哭啼啼的小寡妇”、“暗把阴风点”…
这评价像刀子一样扎在她心上。她试图像以前一样,露出柔弱的表情,却发现换来的多是躲闪和冷笑。
许大茂更是焦头烂额。厂里的处分还没消停,这莲花落又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贼眉鼠眼”、“专把坏事干”,这标签算是焊死了。
娄晓娥虽然因为莲花落,坐实了许大茂的“罪行”而更加愤怒,但同时也觉得丢人丢到了姥姥家,连买菜都不愿意去了。
就连当时只是附和了几句、没怎么出头的其他邻居,如二大爷刘海中等人,也感觉脸上无光,出门被人问起“你们就是那95号院的?”
都支支吾吾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整个四合院笼罩在一片低气压中,人人自危,怨声载道,
但怨的不是李建国,而是那几个出头鸟——当然,更多的是怨恨那个,编莲花落的“缺德货”!
场景三:官方震怒,王主任问责
这股风很快也刮到了,街道办和轧钢厂。
街道办王主任气得拍了桌子!连续三年的“优秀团结和谐四合院”?这简直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她的政绩、街道的脸面,都被这破事按在地上摩擦!
“查!给我查清楚!这莲花落到底怎么回事!”王主任怒吼。
下面的办事员小心翼翼:“主任…这事明摆着就是那个李建国…”
“我知道是他!”王主任更气了:“可你有证据吗?莲花落里点名道姓了吗?没有!人家用的是外号!说的是‘院里奇闻’!
你现在去抓他?凭什么抓?反而显得我们街道办心虚!”
王主任毕竟是干部,很快冷静下来,但怒火更盛:“但这事必须解决!95号院那帮蠢货!
逼得人家用这种手段!走!去95号院!开全院大会!”
而轧钢厂那边,李建国几乎成了,悲情英雄的代名词。工会的女同志甚至私下找到他,表示同情和慰问。
厂领导也听闻了此事,虽然不好直接表态,但对李建国的遭遇表示“关注”,并暗示“厂里是职工坚强的后盾”。
这让李建国在厂里的处境,反而更好了。
场景四:全院大会,终极审判
街道办王主任亲自主持的全院大会,气氛空前凝重。三位大爷耷拉着脑袋,坐在桌子后面,像等待审判的犯人。
全院住户都到齐了,个个脸色难看。
王主任面沉似水,开场就定调:“最近外面传的那些风言风语,我相信大家都听到了!
我也听到了!唱得真好听啊!把我们95号院,唱得是名声在外!家喻户晓!”
她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易中海等人身上:“事情的起因,我已经了解了!就是因为一口肉!
因为人家李建国同志吃了顿肉,没分给你们,你们就怀恨在心,合伙把人家的相亲对象,给搅和黄了!
还到处造谣生事!有没有这回事?!”
易中海脸色灰败,张了张嘴,想辩解,却发现自己无从辩起。闫富贵、贾张氏等人更是头都快埋到裤裆里了。
“说话!”王主任猛地一拍桌子!
“有…有…”易中海艰难地吐出两个字,他知道抵赖只会更惨。
“好!还敢承认!”王主任气得胸口起伏:“你们真是好样的!团结互助?尊老爱幼?我看是结党营私、欺压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