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阳光白得刺眼,透过实验室特制的多层复合玻璃,依然将空气烤得微微扭曲。室外温度计的红色液柱顽固地停留在58℃的刻度线上,而这,仅仅只是上午十点。
林凡穿着轻便的科研工作服,站在中央控制台前,专注地审视着面前整面墙的监控屏幕。他的身形挺拔,眼神锐利,与数月前那个普通的科研员判若两人。重生带来的不仅是第二次机会,更是沉重的责任——他必须守护人类文明最后的火种。
屏幕上分割出数十个画面,显示着这座庞大地下避难所的各个功能区,以及外部那片已化为焦土的世界。主画面中,无边无际的金色沙漠吞噬了一切,曾经繁华的江城只剩下些许断壁残垣的轮廓,在滚烫的风沙中若隐若现。但在这片死寂中,诺亚避难所如同一颗深埋地下的明珠,闪烁着文明最后的光芒。
他的指尖划过控制面板,调出一份详尽的物资清单,眼中闪过一丝安心:
●
饮用水:5000吨(配备深层地下水循环净化系统,每日补充50吨)
●
各类食品:足够200人维持50年的高标准供应,包括冷冻食品、罐头和自热食品
●
能源系统:核燃料电池组为主,柴油发电机组为辅,太阳能电池阵列补充
●
科研设备:完整的生物实验室、医疗中心、农业培育区
●
知识库:储存了人类文明各领域的数字资料库,包括从农业到航天的一切知识
●
居住区:20间配备独立生态循环系统的舒适套房,每个房间都配有独立的空气净化和水循环系统
这座代号诺亚的地下避难所,是他凭借前世记忆和今生全部心血打造的方舟。是的,前世。林凡曾是一名在末世中挣扎三年最终丧生的普通幸存者,当他再度睁眼,发现自己奇迹般地回到了灾难爆发前三个月。
没有犹豫,没有迟疑,他动用了一切可能的手段——发表前瞻性的气候论文获得声誉和资金,提前购买关键设备,招募可信赖的团队成员,将偶然得知的这座废弃地下核掩体改造、加固、充实,成为了人类文明最后的堡垒之一。
此刻,预警系统的嗡鸣将他从思绪中拉回。外部传感器检测到生命信号,正在靠近避难所入口。
林凡立即将主屏幕切换至入口处的隐蔽摄像头。画面中,热浪扭曲的空气里,三个踉跄的身影正艰难地跋涉在滚烫的沙丘上。她们衣衫褴褛,面容被风沙侵蚀,但依然能看出原本的秀丽轮廓。
当林凡放大画面时,他的专业素养让他迅速判断出这三人的状态:严重脱水,体力透支,若再不施救,恐怕撑不过半天。但令他注意的是,尽管处境艰难,她们仍然相互扶持,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人。
启动外部通讯。林凡的声音平静而有力。
入口处的扬声器传出他经过处理的声音:请表明你们的身份和专业技能。
外面的三名女性被突然响起的声音吓了一跳,随即眼中爆发出希望的光芒。
我。。。我是苏婉,江城大学生物学博士。。。中间那位身材高挑的女性艰难地回答,她的声音嘶哑却依然保持着某种镇定,她们是我的学生。。。林小雨和赵菲。。。小雨是医学专业的,菲儿擅长机械工程。。。
林凡的记忆被触动。苏婉,前世著名的生物学家,在极端环境生物学领域有着杰出贡献,可惜在末世早期就失踪了。没想到今生会以这种方式相遇。更令他注意的是,即使在如此绝境中,苏婉仍然保持着学者的冷静和条理,这很难得。
你们有什么能够为共同体做出贡献的技能林凡继续问道,他的声音通过处理器显得冷静而客观。
苏婉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回答:我的研究领域是极端环境作物培育。。。可以帮你们建立可持续的食物来源。。。小雨是外科方向的,菲儿精通机械维修和自动化系统。。。
林凡迅速调阅了资料库,确认了苏婉的身份和成就。这正是诺亚所需要的人才。他注意到两个年轻女孩虽然虚弱,但眼神中仍然有着求生的坚定,这种精神在末世中比任何技能都珍贵。
气密门缓缓开启,三人踉跄着跌入避难所的第一道气闸室。消毒喷雾自动启动,对她们进行全身杀菌处理。当内门打开,她们目瞪口呆地站在了洁净明亮的通道中。
眼前的景象让这些在沙漠中挣扎了数周的幸存者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明亮的LED灯光,洁净清新的空气,还有站在她们面前,穿着整洁工作服的林凡。
欢迎来到‘诺亚’避难所。林凡平静地说道,我是这里的负责人林凡。你们现在安全了。
苏婉怔怔地看着林凡,忽然认出了他:你。。。你是那个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过气候论文的林研究员我读过你关于极端气候模式预测的文章!
林凡微微点头,没有多言。他前世默默无闻,今生却凭借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准确预测而早早成名,这也是他能够获得资源建造诺亚的原因之一。
在医疗中心,三人接受了全面检查和治疗。林凡通过监控观察着她们,注意到一些细节:苏婉即使在接受治疗时也在仔细观察周围环境,显露出科学家的好奇心;林小雨虽然虚弱,却还在关心同伴的状况;赵菲则对医疗设备表现出浓厚兴趣,不时向医护人员询问技术问题。
这些细节让林凡更加确信,这三人不仅有能力,更有在末世中极为珍贵的品质——保持好奇心和关怀他人。
恢复期间,林凡安排她们逐步了解避难所的运作。当看到先进的生态农业区、完备的科研实验室和庞大的知识库时,苏婉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里比我们大学最好的实验室还要先进!
正式加入后,三人很快展现了各自的价值。苏婉利用避难所内的农业实验区,开始尝试培育适应极端环境的作物。她提出了一套创新的垂直农业方案,可以将食物产量提高30%。林小雨在医疗中心帮忙,她的医学知识很快就派上了用场,特别是在外伤处理方面。赵菲则对避难所的机械系统表现出极大兴趣,她改进了能源分配系统,使效率提升了15%。
林凡并没有因为她们的性别而给予特殊对待,每个人都必须为共同体的生存贡献自己的力量。但这种公正,反而赢得了三位女性的尊重。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一天深夜,警报系统突然响起:一支约二十人的幸存者队伍正在接近避难所,他们携带着武器,行为极具攻击性。
林凡立即召集所有成员:我们可能面临入侵。每个人按照应急预案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