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天天地过着。
昭衡帝渐渐地削减了去永乐宫的次数,除了多次临幸温常在以外,也偶然翻其他妃嫔的绿头牌。
在帝王的雨露均沾中,水仙的生辰到了。
昭衡帝如今碍于水仙有孕,不常在永乐宫留宿,但并不意味着水仙的失宠。
他有心大肆操办,以显恩宠。
然而,水仙在知晓了永乐宫与先皇贵妃、温嫔的种种纠葛后,心中早已存了警惕。
奢侈大办?只怕非但不能讨喜,反而会勾起昭衡帝对先皇贵妃奢靡无度的联想。
“皇上。”
永乐宫暖阁里,水仙依偎在帝王怀中,声音柔软又带着懂事。
“臣妾不过是个小小生辰,实在不敢劳民伤财,更不敢惊动前朝后宫。况且太医也说,臣妾如今需要静养。”
“不如就在永乐宫简单摆个家宴,请几位相熟的姐妹聚聚,说说话,便很好了。只要皇上陪着臣妾,臣妾就心满意足了。”
她的善解人意让昭衡帝心中熨帖无比。
对比记忆中那位跋扈的先皇贵妃,水仙的懂事显得尤为可贵。
他怜爱地将她搂紧,吻了吻她的樱唇:“仙儿总是这般体贴。好,都依你。朕定会好好陪你。”
生辰当日,永乐宫并未张灯结彩,只在庭院中点缀了些应季的鲜花,殿内布置得温馨雅致。
然而,除了称病未至的皇后,后宫有头有脸的妃嫔几乎尽数到场。
丽贵妃、婉妃、德妃连新晋的温常在也赫然在列。
在这后宫里,无人敢轻视这位怀着龙嗣、圣眷正浓的瑾妃娘娘。
水仙身着清雅却不失华贵的宫装,发髻间只簪了一支昭衡帝新赐的、通体莹润的羊脂白玉簪,与腕间同色的玉镯相映成趣,低调中尽显妃位气度。
她端坐主位,与身侧身着明黄常服的昭衡帝并肩而坐,帝妃二人情意绵绵,时而低语浅笑,引得坐在旁边的丽贵妃频频抬眸,露出嫉妒的目光。
宴席过半,气氛融洽。
这时,温常在易书瑶从位置上起身,对着帝妃二人行了一礼。
她今日的装扮格外用心,一身素雅的淡青色宫装,裙摆上绣着疏朗的竹叶,发髻间也只簪了一支碧玉青竹簪,整个人清丽脱俗。
“妾身恭贺瑾妃娘娘芳诞。娘娘凤体贵重,又怀有龙嗣,金银俗物恐扰了娘娘清净。妾身不才,愿为娘娘献上一曲琵琶,聊表心意,祝娘娘福寿安康。”
她声音轻柔,姿态谦卑。
水仙含笑颔首:“温常在有心了,本宫洗耳恭听。”
易书瑶接过宫女奉上的琵琶,纤纤玉指拨动琴弦。
一曲哀婉缠绵、如泣如诉的《湘竹怨》自她指尖流淌而出。
这曲子水仙眸光微凝。
银珠查探的消息中,那位温嫔,最爱的便是青竹,据说也曾以一曲琵琶引得当时的昭衡帝驻足聆听。
易书瑶为了成为完美的替身,可真是没少下功夫。
果然,上首的昭衡帝在琴音响起的瞬间,身体便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
他握着酒杯的手指缓缓收紧,目光落在易书瑶低眉抚琴的侧影上,眼神渐渐变得悠远。
昭衡帝好似回到了从前。
他独自泛舟于御花园的湖面,岸边的竹林深处,曾传来过这般幽怨缠绵的琵琶声。
虽看不见人,但那琴音仿佛带着温嫔的气息,伴他度过那些寂寥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