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心里一动。
糯米糍
原主的记忆里,似乎有关于糯米糍的印象那是原主母亲经常做给她吃的。
原主的母亲做的糯米糍,用的是最上等的糯米,里面包着甜甜的豆沙馅,外面滚上一层椰蓉,软糯香甜。
夫人,您能说说那糯米糍的样子和味道吗林晚问道。
知府夫人仔细地描述了一番,竟然和原主记忆里的糯米糍惊人地相似!
林晚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夫人,我可以试试。林晚说,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准备。
好,我相信你。知府夫人点点头。
离开知府府后,林晚用那五十两银子,加上知府夫人资助的一些钱,在城里找了个合适的铺面,开始装修。
她给铺子取名叫晚食记。
春桃也跟着她离开了绣坊,愿意留下来帮她。
林晚还请了张大叔来帮忙采买,待遇十分优厚。
王婆子听说林晚要开铺子,气得跳脚,却也无可奈何。
林晚一边忙着装修铺子,一边琢磨着给知府夫人做糯米糍。
她按照原主记忆里的做法,反复试验,终于做出了和知府夫人描述的一模一样的糯米糍。
宴席那天,林晚带着做好的点心和糯米糍来到知府。
当知府夫人看到那盘糯米糍时,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她拿起一个,轻轻咬了一口,眼泪瞬间流了下来。
是这个味道……是这个味道……知府夫人哽咽着说,阿云……是阿云的味道……
林晚心里的猜测得到了证实。
知府夫人说的故人,很可能就是原主的母亲!
夫人,您认识……阿云林晚小心翼翼地问。
知府夫人擦了擦眼泪,看着林晚:你……你是阿云的女儿
林晚点点头,把原主母亲的名字和一些往事说了出来。
原来,原主的母亲苏云,曾经是知府夫人的贴身侍女,两人情同姐妹。
后来苏云爱上了一个穷书生,离开了知府府,嫁给了他,生下了原主。
再后来,书生去世,苏云带着原主回到临安城,进了锦绣坊当绣娘,却不幸意外去世。
知府夫人一直很想念她,却不知道她的下落,没想到竟然以这种方式,找到了她的女儿。
好孩子,苦了你了。知府夫人拉着林晚的手,心疼地说。
通过知府夫人,林晚终于知道了原主母亲去世的真相。
原来,苏云的刺绣手艺极高,绣出的凤穿牡丹图被一位富商看中,想高价买下。
王婆子见财起意,想占为己有,苏云不肯,两人起了争执,王婆子失手把苏云推下了绣坊后院的井里,对外宣称苏云是意外落水。
真相大白,王婆子被知府派人抓了起来,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绣坊也换了新的主人,对师兄师姐们也和善了许多。
宴席很成功,林晚做的点心和菜肴受到了所有人的称赞。
晚食记开张后,生意十分火爆。
林晚不仅做点心,还推出了各种家常小菜和外卖服务,就像她在现代做的那样。
她的外卖菜谱,在古代也一样受欢迎。
春桃成了她最好的帮手,不仅学会了做很多点心,还把店铺打理得井井有条。
那个落魄书生,后来考上了功名,成了一名小官,经常会来晚食记吃饭,有时会和林晚聊聊天,谈谈诗词歌赋,也谈谈柴米油盐。
林晚站在自己的小铺子里,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闻着空气中食物的香气,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从一个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废柴绣娘,到一家火爆小铺的老板娘,她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而那些藏在手机里的外卖菜谱,不仅填饱了她的肚子,更照亮了她的人生。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林晚知道,只要有美食相伴,有朋友相助,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能笑着面对。
晚食记的招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她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