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咖啡馆里的酸碱中和
一九二七年的上海,像一锅文火慢炖的杂烩汤。法租界梧桐掩映的洋房里,肖邦的夜曲流泻而出,与隔街石库门弄堂里叮叮咚咚的评弹弦子声搅在一起,又被黄浦江上沉闷悠远的汽笛压过。新旧在这里碰撞、撕扯,生出一种奇异的喧闹与生机。
沈家花园洋房二楼朝南的房间里,却是个自成一体的小天地。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硫磺味和另一种难以名状的化学制剂气息。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堆满试管、烧瓶、显微镜的长条实验桌上投下明暗相间的光栅。沈梦琪套着一件半旧的阴丹士林蓝旗袍,袖口和前襟不可避免地沾着几点可疑的褐色污渍,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显微镜。她乌黑的短发别在耳后,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和一双因为专注而显得格外明亮的眼睛。
梦琪!梦琪!楼下传来父亲沈万山中气十足又带着点刻意轻松的喊声,该出发啦!和洋行那位新来的小陆先生约好的时间可快到了!帮爸爸好好考察考察,这人靠不靠谱,可是关系到我们新厂区材料供应的大事!
沈梦琪从显微镜上抬起头,无奈地撇了撇嘴。考察又是考察!父亲这套说辞,她都能倒背如流了。上周是银行专员,上上周是报社新锐,哪一次不是披着商业合作外衣的变相相亲这次这个洋行小职员,想必又是父亲从哪个门当户对的世家圈子里扒拉出来的青年才俊。
她合上手边那本厚厚的、用牛皮纸精心包裹封面、边角已磨损的笔记本——《恋爱数据分析手册》。翻开的一页,赫然列着几个刚劲有力的钢笔字标题:理想伴侣特质模型初探,下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诸如情绪稳定性、认知开放性、社会责任感等条目,甚至还画着几个简陋的柱状图意向。
科学恋爱,破除盲婚盲嫁!这是沈梦琪留洋归来后给自己定下的铁律。她厌恶透了那些只论家世、只看门第的包办婚姻。父亲沈万山虽算开明,允许她学化学,支持她做实验,可骨子里那份找个门当户对女婿的心思,却像水银一样无孔不入。这次,她决定主动出击,将不合格样本扼杀在摇篮里。
对着穿衣镜,她故意将头发揉得更乱些,确保那几块化学污渍在旧旗袍上足够显眼,又从抽屉深处翻出一副老气的黑框平光眼镜戴上,遮住过于灵动的眼神。镜中人,活脱脱一个古板、不修边幅、只知埋头案牍的旧式女文书形象。完美!沈梦琪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点点头,目标:让那位‘小陆先生’知难而退。
与此同时,法租界另一端一栋设计简洁的现代风格公寓里,陆思辰正对着穿衣镜,进行着与沈梦琪目标一致但方向相反的形象工程。他一丝不苟梳好的头发被刻意抓乱几绺,挺括的白色衬衫领口被解开一颗纽扣,再配上一条颜色沉闷、花纹过时的领带,最后,他拿起一小瓶特制的油污水,小心翼翼地在西装袖口和裤脚弹上几点不起眼的污渍。
镜子里的青年,眉宇间原本的英气被刻意营造的疲惫和笨拙掩盖了几分。他对着镜子,嘴角牵起一丝自嘲的苦笑。陆家,江南绵延数代的望族,祖母那双看似慈祥却无比固执的眼睛,还有那份沉甸甸的、指名道姓要他迎娶沪上实业巨子沈万山千金沈梦琪的婚约,像无形的枷锁。他打听过,都说那位沈小姐娇生惯养,性情骄纵,是典型的旧式闺秀,与他所欣赏的独立、有学识的新女性相去甚远。
微服考察陆思辰想起家里传来的话,唇角弧度更冷,也好,就让那位沈大小姐看看她未来的‘金龟婿’是多么上不得台面。他打定主意,要把这场相亲搞砸。
霞飞路上,一家新开的法式咖啡馆。留声机里流淌着慵懒的爵士乐,空气里弥漫着咖啡豆的焦香和奶油甜点的气息。沈梦琪推门而入,目光迅速扫过略显幽静的角落卡座。一个穿着不合身旧西装、领带歪斜、头发微乱的年轻男子正局促地坐在那里,面前的咖啡杯旁似乎还有一小滩未擦净的泼溅痕迹。他微微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侧影显得有些笨拙和紧张。
就是他了。沈梦琪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脸上刻意摆出的严肃刻板表情,抱着她那本厚厚的数据分析手册走了过去。
请问,是陆先生吗她故意把声音放得平淡无波。
陆思辰闻声抬头,目光触及沈梦琪的瞬间,一丝不易察觉的愕然闪过眼底。眼前这位沈小姐派来的考察者,与他想象中沈大小姐身边那种精明势利、衣着光鲜的随从完全不同。旧旗袍,老气眼镜,头发微乱,袖口还有奇怪的污渍……像个刚从故纸堆里爬出来的老学究。更奇怪的是她怀里那本厚厚的、看起来像账册又像实验记录的本子。
是是是,鄙人陆思辰,在洋行做些打杂跑腿的琐事。他连忙站起身,动作幅度过大,手肘不小心又带到了桌上的小银勺,叮当一声脆响,勺子掉在地上。他慌忙弯腰去捡,脸上适时地浮起一层窘迫的红晕,抱、抱歉!沈……沈小姐
我姓沈,是沈老板办公室的打字员。沈梦琪坐下,将手册郑重地放在桌上,推了推眼镜,一本正经地开始考察,沈老板让我来了解一下贵洋行新到那批建材的规格细节和供货稳定性。请详细说明。
陆思辰心里咯噔一下,沈家派个打字员来规格细节这考察未免太硬核了吧他硬着头皮,凭着平日接触项目时零星听来的术语,磕磕巴巴地开始胡诌:呃…规格…主要是英制标准…稳定性…这个…船期受天气影响比较大…有时…有时会延误…他一边说,一边偷偷观察对面这位沈打字员。她听得极其认真,不时在手册上记录,眉头微蹙,镜片后的眼神锐利得像手术刀,仿佛能剖开他言语里所有的水分。这专注劲儿,倒不像个普通打字员。
沈梦琪在手册上刷刷记录:样本一:业务知识薄弱,表述逻辑混乱,紧张指数偏高(疑似环境压力导致)。心里却在嘀咕:这人虽然笨拙,但眼神倒是意外的干净,没有她预想中那些纨绔子弟的轻浮或算计。而且,他似乎真的在努力回答,尽管答得很糟糕。
为了缓解这尴尬的考察氛围,陆思辰瞥见窗外街角一栋正在进行外立面修缮的石库门建筑,尝试转移话题:沈小姐你看外面那栋房子,那山墙上的西式雕花和下面传统马头墙混在一起,像不像穿了洋装又舍不得脱马褂的老先生设计师的胆子真大。他语气里带着点职业本能的不认同。
沈梦琪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那中西元素生硬拼贴的滑稽一幕,紧绷的嘴角差点没绷住。她合上手册,语气依旧平板,却抛出了一个问题:陆先生似乎对建筑有见解那依你看,什么样的建筑才算是好的她纯粹是职业习惯发作,想测试一下这个笨拙小职员的认知水平。
陆思辰没想到话题会转到这上面,微微一怔。提及建筑,他眼中那点伪装出的局促和笨拙瞬间褪去,一种近乎本能的热忱点亮了他的双眸。他坐直了些,声音也清晰流畅起来:好的建筑不在于它用了多少昂贵的石材,贴了多少金箔。它应该像一棵树,从它扎根的那片土地上自然地生长出来,服务于生活其中的人。采光要充足,通风要顺畅,空间要合理实用。比如现在很多石库门亭子间,又小又闷,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窖,人在里面怎么能舒服
他语速不疾不徐,手势自然而然地辅助着表达,描绘着理想中平民住宅的模样。沈梦琪听得入了神,忘了继续记录。这个笨拙小职员此刻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专注和笃定的光芒,与他刚才的表现判若两人。一种奇异的、被知识本身吸引的感觉,悄然取代了她最初预设的审视和排斥。
采光……沈梦琪下意识地接话,她想起了自己那个堆满仪器的秘密仓库,下午的光线总是不尽如人意,确实很重要。光线会影响人的情绪和工作效率,理论上,甚至能影响一些化学反应的速率。她差点脱口而出自己正在做的环境对情绪波动影响的小实验。
陆思辰眼睛一亮:沈小姐也研究这个他对这个能把采光和化学反应速率联系起来的打字员充满了好奇。
咖啡馆里爵士乐轻柔流淌,窗外的喧嚣似乎被隔绝了。两个各怀鬼胎、试图让对方知难而退的人,却意外地在建筑采光和环境对反应速率影响这种古怪的交叉点上,找到了共鸣。一本正经的考察演变成了兴致勃勃的讨论。
临别时,沈梦琪看着手册上新添的、关于陆思辰建筑理念和表达逻辑提升的记录,鬼使神差地提议:陆先生,你刚才说的办公室采光问题,我……嗯,我老板正好有个闲置的旧仓库,光线条件有点复杂,或许……可以作为一个观察实例方便的话,下次我们可以具体讨论一下改进方案她想把这个人当作一个难得的、鲜活的环境-情绪研究样本。
陆思辰正愁找不到机会深入了解这个与众不同的打字员和她那本神秘手册,闻言立刻点头:太好了!我对各种空间的光线运用很感兴趣。沈小姐定时间地点,我一定到!他心中雀跃,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避开沈家大小姐,接触这个有趣的灵魂了。
两人在咖啡馆门口告别,一个走向黄包车,一个走向电车,都暗自松了口气,又都带着一丝对方果然不符合预期的满意和一份对下次见面的隐秘期待。沈梦琪小心地收好她的《恋爱数据分析手册》,陆思辰则轻轻哼起了不成调的曲子,方才讨论建筑时眼里的光,似乎还残留在他微扬的嘴角。
第二章
仓库里的pH试纸与设计图
几天后,沈梦琪带着陆思辰,七拐八绕地钻进了苏州河边一条僻静弄堂深处。推开一扇厚重的、漆皮剥落的木门,一股混合着陈旧木料、尘埃和淡淡化学试剂的味道扑面而来。这里原本是沈家堆放废弃机器零件的仓库,如今被沈梦琪改造成了她的秘密实验王国。
阳光从天窗斜射下来,形成一道朦胧的光柱,光柱里尘埃飞舞。巨大的空间里堆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蒙尘的机床骨架成了置物架,上面摆满了玻璃器皿;几个巨大的木箱拼成了实验台,台面上酒精灯吐着蓝色火苗,烧杯里咕嘟咕嘟冒着气泡;墙角立着几排书架,塞满了厚重的洋文书和中文线装书;墙上还挂着几幅复杂的分子结构图和一张巨大的上海地图,地图上用红蓝铅笔圈圈画画,标注着各类工厂的位置。
陆思辰站在门口,被眼前的景象震得说不出话。这哪里是仓库分明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和勃勃生机的科学堡垒!比他见过的任何一间大学实验室都要……嗯,都要有个性。他目光扫过那些格格不入却又奇妙融合的旧机器和新仪器,最后落在正小心翼翼从一个恒温箱里取出几片玻璃片的沈梦琪身上。她依旧穿着那件半旧的蓝旗袍,套着一件不太合身的白色实验大褂,袖口高高挽起,露出纤细的手腕,神情专注得仿佛在进行某种神圣仪式。
欢迎来到我的……嗯,‘光线研究基地’。沈梦琪转过身,将几片玻璃片放在铺着白纸的旧木箱上。玻璃片上似乎涂着某种无色透明的胶状物。喏,这就是困扰我的光线问题。天窗的位置太高,下午三点以后,这个区域的光线就急剧衰减,严重影响我的……呃,工作效率和情绪稳定度观测。她努力让自己的话听起来像一个被光线困扰的打字员。
陆思辰的注意力却被那些玻璃片吸引了。他走近几步,弯下腰仔细观察:这是什么
哦,这个沈梦琪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和得意,这是她最近鼓捣出来的小玩意儿,这是我自制的‘环境情绪感应试纸’!初步命名为‘爱情pH试纸’!理论上,根据环境氛围,比如光照、温度、湿度,当然还有身处其中的人的情绪波动,它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她拿起一片玻璃片,煞有介事地对着光线比划,你看,现在这片靠近恒温箱的,因为温暖稳定,呈现出一种柔和的淡黄色,代表……嗯,代表平和安宁。
陆思辰看着那片毫无变化的透明玻璃片,又看看沈梦琪一脸认真的样子,强忍着笑意,努力配合:沈小姐果然……学识渊博,想法独特!这试纸,真是闻所未闻!他内心疯狂吐槽:这打字员小姐,莫不是个隐藏的化学狂人这爱情pH试纸听起来比祖母逼他背的那些《女诫》还要离谱!
沈梦琪没注意到他微妙的表情,兴致勃勃地拉着他去看墙上那张巨大的上海地图,上面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工厂和作坊。你看,这是我做的‘沪上工业气味污染源分布图’!我在研究不同区域空气成分对……对市民情绪健康的潜在影响!她指着地图上一个被红圈重点标记的区域,比如杨树浦这一片,纱厂林立,空气里的棉絮和化学染料气味混杂,根据我的初步‘试纸’观测和少量问卷反馈,长期居住于此的居民,普遍存在轻微的烦躁和呼吸道不适倾向……
陆思辰看着那张详尽得令人咋舌的地图,听着沈梦琪滔滔不绝地讲述她的研究,心中那点仅存的、对她打字员身份的怀疑彻底烟消云散。这知识储备,这研究热情,哪里是个打字员分明是个被埋没的科学家!一种强烈的、发现同类的兴奋感攫住了他。他不再伪装那副笨拙小职员的模样,眼神变得锐利而充满探究欲。
沈小姐,你的研究角度非常独特!他由衷赞叹,随即从随身携带的旧公文包里(里面其实塞满了建筑图纸),抽出一卷图纸,在旁边的旧机床平面上小心地铺开,说到环境与人的关系,这正是我最近在思考的核心。你看这个——
图纸上并非什么华丽的洋房或公馆,而是一排排设计简洁、布局合理的低矮房屋草图。线条干净利落,功能分区明确,特别强调了南北通透的窗户和预留的公共活动空间。
这是我设计的平民住宅构想。目标是让码头工人、小贩、普通职员也能住上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有基本卫生设施的房子。不用雕梁画栋,但求实用舒适。就像你说的,环境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陆思辰的手指划过图纸上的窗户设计,语气带着一种理想主义的热忱,可惜,现在那些有钱人,只追求外表的气派,内部却华而不实,毫无人居关怀。
沈梦琪凑近图纸,仔细看着那些精密的尺寸标注和功能分区说明。她不懂建筑结构,但她能看懂图纸上倾注的心血和对人本身的关注。这理念,竟与她研究环境对人影响的出发点不谋而合!她抬起头,看着陆思辰在图纸光芒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朗专注的侧脸,心跳莫名漏跳了一拍。手册里关于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倾向的条目,被重重地画上了几个圈。
这设计……很好!她由衷地说,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雀跃,比那些徒有其表的洋楼好多了!
一种奇妙的、惺惺相惜的氛围在堆满杂物的旧仓库里弥漫开来。阳光透过高高的天窗,静静洒在展开的建筑图纸和那些所谓的爱情pH试纸上。他们谈论着光线角度、通风效率、居住者的日常活动轨迹,偶尔也夹杂着沈梦琪对某种环境刺激因子的化学解释。陆思辰会笑着调侃她的pH试纸理论,沈梦琪则会犀利地指出他图纸上某个窗户开向可能导致的西晒问题。
然而,他们精心编织的身份伪装,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