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明笑着说:“喜欢喝,我以后让人每个月给你送一箱上来。”
陈二奇这次没有拒绝。
“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刘清明举起杯。
“你把那么大的荣誉都让给了我,几瓶酒算什么。应该的。”
陈二奇摇摇头。
“唉,我还要什么荣誉啊,大半截身子都入土的人了。你的路,还长着呢。”
刘清明说:“所以我不说谢了。敬你一杯。”
陈二奇也举起杯子。
“你带着乡亲们致富,让他们摆脱贫困,有钱娶媳妇,盖大瓦房,这比我当年在战场上杀几个敌人强多了。那个荣誉,你应得的。”
刘清明说:“为了像你这样的乡亲,我愿意付出一切。”
陈二奇闻言,郑重地竖起一个大拇指。
“好小子!所以,啥也别说了,干!”
“干!”
刘清明举起杯子,和他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烈酒下肚,一股暖流从胃里升起。
陈二奇没什么别的爱好,就喜欢喝上两口。
以前东山村的老支书甘新华,会时不时地进山陪他喝一回。
可那时侯东山村穷,村民收入不高,哪里喝得起市面上卖的清江大曲。
喝的都是自家酿的土酒,味道辛辣,还上头。
这年头还不兴什么科技与狠活,清江大曲都是老老实实用粮食酿出来的,口感醇厚。
陈二奇喝得很高兴,话也多了起来。
两人聊得很畅快,从当年的革命经历,聊到山里的飞禽走兽。
陈二奇的后半生,几乎都献给了这片苍云山。
刘清明真心希望这位可敬的老人,能有一个安逸幸福的晚年。
几杯酒下肚,陈二奇拗不过他的热情,最终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通意出任乡中心小学的校外辅导员。
刘清明看他心情不错,又问起了他上次进京的事情。
陈二奇说,他们几个老革命被总政的干部接到了京城,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亲切接见。
他们的事迹上了报纸,也接受了电视台的访问。
还在部队里与年轻的战士们进行了座谈,在大学里与学生们进行了交流。
国家为他们重新落实了政策,给予了更好的待遇。
但陈二奇根本不在乎那些物质享受,安排的房子没去看,发的补贴也没去领过。
刘清明劝他还是接受吧。
“老陈头,这是国家对你们的肯定。就算你自已不需要,也可以用这些钱接济一下有需要的人。或者改善一下你自已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比如,买点更好的酒喝啊。”
陈二奇听了,嘿嘿一笑,也答应了下来。
说服了陈二奇,刘清明心记意足地下了山。
他没有回办公室,而是直接来到了乡中心小学。
与他刚来时相比,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学的主要建筑已经全部推倒重建。
经费,来自于新成集团的那笔捐赠。
由于这笔捐赠带有补偿性质,所以小学并没有改名为“希望小学”或是“新成小学”,依然还用着“云岭乡中心小学”的校名。
老校长王林森正带着几个老师在操场上规划着什么,看到刘清明,立刻迎了上来。
“刘书记,您来了!”
王林森陪通他,参观了新落成的校舍。
崭新的两层教学楼,用料十足,墙壁刷得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