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一条语音。
我点开播放。
你知道我们多恨你吗是个女人的声音,低哑、沙哑,像是哭过很多次。
我没说话,手指慢慢收紧。
他那天看完你的直播,说‘风水师都这么说了,咱们也改吧’。结果第二天他就死了。
她的声音里没有怒气,只有疲惫。
我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什么都说不出口。
我知道你不认识我们,但你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她顿了顿,我们会记住你的。
语音结束了。
我盯着屏幕,喉咙发紧。
这不是第一次了。我已经收到了好几条类似的私信,但这是第一条来自真正死者的家属。
我深吸一口气,打字问:你们……有报警吗
她很快回复:
报了。可警察说这只是巧合。
我咬住下唇,感觉眼睛有点酸。
我截下了这段对话,保存进文件夹。
然后我打开电脑上的AI语音分析软件,把那段镜子对门招阴灵的片段导入进去。
程序跑完后,弹出一个让我脊背发凉的结果:
该语音与原始录音存在0。3%的偏差。
这不是我录的。
那是谁
我盯着屏幕,心跳加快。
窗外的风忽然大了起来,吹得窗帘扑簌作响。
6。
我盯着屏幕上那行字:
该语音与原始录音存在0。3%的偏差。
这不是我录的。
但我必须知道是谁录的。
我把那段语音导出,发给了一个做音频修复的朋友。
帮我查一下这段话的来源。我在消息里写道,是不是有人模仿我的声音
他回得很快:你确定这是你录的
不确定。
那你最好坐下来再看结果。
我深吸一口气,点开他发来的报告。
图表上画着两条波形曲线,一条是直播中的语音,另一条是我当天录制的原始片段。
它们几乎重合——但有几个地方明显不同。
比如在镜子对门这句话的尾音部分,原始录音里的语气是自然下降的,而直播版本却有一个微小的上扬。
像是……刻意调整过的。
我放大了频谱图,发现那几处差异的位置,正好是人耳难以察觉的频率段。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用软件对比,根本听不出来。
我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
不是巧合。也不是误听。
这是一次精心设计的替换
。
我抓起手机,打开私信列表,翻到观自在的对话框。
你是谁我输入文字,你怎么知道我会查下去
发送键亮起,像一盏红灯。
我按下。
几秒后,对方回复:
因为你终于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