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局中人:雨落之前 > 第一章(第1页)

第一章(第1页)

1

暗局初现

人事调整名单公布前三天,我的名字突然出现在候选人名单里。

所有人都以为是我运气来了,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是场局。

而我,从来不喜欢做局里的那颗棋子。

清晨六点半,我像往常一样坐在单位大楼后街的早点摊前,一碗豆腐脑,一根油条,报纸摊上今天的《都市快讯》被风吹得翻了两页。

老地方,老味道。摊主老张笑着给我添了勺酱油,动作熟练得像钟点工。

我点头致谢,掏出五块钱放在桌角。早餐摊不远处,是市委办公楼侧门。七点不到,已经有人提前进入,西装裤上的折痕还没走平,皮鞋却踩得飞快。

我端着碗,望着他们从我眼前掠过。热气从豆腐脑上腾起,蒸得眼镜片蒙了一层雾。

手机响了一下,是我们办公室群里发的通知:

今晨七点半,全体人员在五楼会议室集合,局领导讲话,务必准时到场。

我心里咯噔一下。上一次清晨急会,是年初系统内部调整,三个科级干部在会上点名批评后,被调离岗位。

我迅速吃完,没再多想,提着文件包穿过巷口,走进机关大楼的时候,天已经大亮。

会议室里人陆续坐满,气氛不比平常,几位向来嬉笑的老同事今天都不说话。冯跃坐我左侧,一边看表一边咂嘴:你猜今天谁要动

我没答话。冯跃这种人,从不落井下石,但总提前打水试温。正说着,门口响起脚步声。

局长带着几位副处进来,面色沉着。王副处站在最右边,手里抱着厚厚一摞文件。他目光在会场上扫了一圈,落到我身上时顿了顿。

会议开始得简短,局长讲话一如既往——强调纪律、强调作风、强调以大局为重。

然后,王副处点名了几个人,包括我:会后,以下几位留下,局里有具体工作安排要交代。

冯跃往我这边看了一眼,低声说:恭喜啊,有你。

我没笑,心里却开始发沉。

会后,留在会议室的只有五个人。王副处看着我,笑着说:你这段时间表现不错,上面考虑把你列入干部考察序列。

谢谢组织信任。我说,声音平稳得出奇。

别高兴太早,他语气一转,具体还得看你接下来的工作。今天起,你作为调研组牵头人,配合组织处理老城区土地纠纷一事。这份名单,你拿回去过目。

他递给我一份红头文件,第一页是我的名字。

2

迷局渐深

我我盯着那纸,为什么是我

你不是做得挺扎实吗稳定、干净、话少,适合这种工作。

他笑着说完,转身就走,没等我回应。

我手里捏着那份文件,感觉像握了一团未燃的火药。

回到办公室,桌面上多了一封未署名的信,白色信封,没有邮戳,也没有抬头。我四下看了看,没人注意这边。我打开信,里面是一张打印纸,上面只有一句话:

永鸿的问题,从来不在地,在人。

我反复看了三遍,纸张轻微泛黄,似乎压在抽屉底下太久才被翻出来。字迹打印,却刻意选了最普通的字体,像是想隐藏什么,又似乎根本不怕我知道。

永鸿,是本地最大的房地产集团之一。手握多个旧城改造项目,背景深厚,来头不小。我记得几年前,市里还专门为永鸿单独开过协调会,那会儿我还只是办公室的笔头。

我不信巧合,尤其是在这种时候。

我把纸折好,藏进公文包,拿着那份调研任命文件走出办公室。

刚进电梯,手机又震了一下,是李知南的信息:永鸿那边,早上召开闭门会议。他们提前知道你会牵头。

我盯着屏幕,没动。直到电梯叮一声停在一楼。

走出大楼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脚下的影子斜斜地拉长,像一条谁也说不清终点的线。

我突然意识到,这封信不是来帮我澄清什么的,而是在告诉我:

我已经不在局外了。

从单位出来,我没急着回家,而是绕去老城区走了一圈。

这片区域是永鸿手里重点项目的起点,几十栋老楼,楼道里满是晾衣杆、电瓶车,还有小孩子乱涂乱画的墙面。每一扇门后面都藏着几十年积攒下来的问题,产权、户籍、债务,还有最难缠的——感情。

我没穿制服,也没带牌子,只是随便走走。但街口还是有人注意到了我,三十多岁,西装笔挺,一个人,没动静就像个来查事的。

有个老太太坐在小卖部门口,端着茶杯打量我,眼神里没有敌意,也没有欢迎。

我点头示意:这片地段最近是不是闹得挺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