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扶摇不语,只凝眸看他。
半晌后,她方缓缓开口:“王爷以为呢?”他唇角微扬,视线落在她面上,“本王以为谢大人与二皇兄,怕是关系匪浅。
”她听罢轻轻一笑,语气淡然:“那王爷想错了,我与肃王,并无瓜葛。
”她将手中颤动的茶盏放下,复转眸看向他。
“我即是我,从不倚附他人,也不愿被人牵连。
”公冶时珞闻言,神色未变,只似笑非笑地看她,“好一个‘不愿被牵连’。
”他笑意微敛,复又道:“你与他之间究竟如何,本王确实无意过问,但这桩案子……谢大人还请自持分寸,莫要坏了局势。
”谢扶摇闻言,只淡淡一笑,道:“王爷是怀疑我是肃王的人…认定我与其有关,所以方才如此过问。
”她只于心中过了遍他所言,便明了今日他相邀之意。
“王爷不信我,却也不杀我,那便是另有所图。
还请王爷言明,欲借我手…做何事…?”公冶时珞面色如常,开口道:“谢大人言重了,本王无意对你不利。
你与二皇兄屡有交集,于旁人眼中,难免多生揣测。
”他微顿,复看向她,又道:“今日相邀,不过是想与谢大人开诚布公一谈,望你勿怪本王多思。
”她没有立即回话,只悠悠开口:“谢某只知,世道从不怜才,唯实而用之。
至于旁人如何起疑,却非我能左右。
”此言一出,他微怔,复轻笑开口,似被她这番话取悦:“好一个‘唯实而用之’,谢大人果然与众不同。
”他拿起手中茶盏,指尖轻叩,旋即抬眸看她,开口道:“本王亦是…不喜空谈,唯喜实用。
”言罢,他饮尽杯中茶水。
垂眸间,将眸中神色尽数敛去。
须臾,他方开口道:“想必谢大人也早已察觉,这软筋散剂量极轻,如今药效早已散去。
”谢扶摇微微颌首,复静等眼前人的下文。
公冶时珞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天色已晚,谢大人还是早些回府,本王便不多留你了。
”他抬眸看向她,又道“王府的马车尚在外候着,谢大人若不弃,便由本王送你回府。
若他日有暇,欢迎移步王府一叙,本王自当好生招待。
”闻言,她随即起身,向他行了一礼,“多谢王爷,那下官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不多时,两人便一同步出了茶楼。
外面不知何时竟已下起了绵绵细雨,薄雾轻笼,淅沥雨声在耳畔响起。
谢扶摇刚一踏出檐下,恰时一阵寒风掠过,身上顿觉一丝凉意,她不由微微一抖。
身侧,公冶时珞察觉她身子轻颤,复抬手唤来十七。
十七似是被小雨淋了一会儿,衣衫微湿,他快步上前,手中撑着一柄纸伞,走至近前便举起伞来为二人遮雨。
她复抬眸看向那柄伞,只见那伞面很大,约能容三人并行,纸面也极为淡雅,其上伞骨细密,皆是檀木制成,雨丝落下时,便发出“嘀嗒”声响。
她欲细看之时,身侧的人却忽然动了。
公冶时珞抬手接过那柄纸伞,十七见状一愣,欲言又止道:“主子,属下来便是。
”他却只是略一挥手,淡淡道:“不必。
”话落,他复看向谢扶摇,唇角含笑,“走吧,我来撑伞。
”说着,他握着伞旋即微斜伞柄,向她那方倾斜半分。
她微一侧身,有些不解的望着他,片刻后方轻轻点头:“好…”话音落定,二人却谁都未先迈步。
四目相对,竟生出几分莫名的静默与尴尬。
他轻咳一声后,率先抬步而行,她这才迈步跟上。
十七默默跟在二人身后,自伞面溅落下的雨水淋湿了他肩背衣襟,他却神色平静,未挪动分毫。
身前的二人皆未注意到他的情况,只缓步向前走着。
公冶时珞本步伐略快一些,却在察觉到谢扶摇总落后他半步距离时,便不着痕迹的放缓了步子,与她并肩而行。
她敏锐的察觉到他的动作,原本紧绷的情绪也随之放松,目光游移之际,余光却悄然落在他执伞的手上。
那伞柄手握处光滑如玉,其上缠着一圈深蓝绒绳,握着它的人手骨指节分明,紧攥的指尖微微泛白,手背的肤色白皙偏冷,细看之下,青蓝色的血管隐隐浮现。
伞本是素净之物,可在他手中,却仿佛也添了几分矜贵气韵,叫人一时移不开眼。
几人行至马车前,公冶时珞将伞递还给十七时,目光一扫,却见十七半边身子被雨水浸透,形容颇为狼狈。
他微微一愣,复将身上的外衣脱下,递给十七,沉声道:“披上,别一场雨淋出风寒,到时又来同我讨药钱。
”他知十七素来吃硬不吃软,旁的劝说未必会听,却唯独在这‘银子’一事上最是认死理。
果然,十七接过那外衣披在肩头,难得露出一丝讪讪神情,低声道:“主子放心,属下决计不会叫您破费。
”谢扶摇听着二人对话,不由轻轻抿唇,心中略有些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