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想妈妈了吗我抱紧他。
想,想得不得了。他在我怀里蹭着。
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
有一点开心,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叫豆豆。
那太好了,明天还想来吗
小宝想了想:如果妈妈要上班,我就来。
回到家,婆婆已经做好了晚饭。她问我工作怎么样,我说还不错。
那就好,她满意地点头,好好干,争取早点转正。
吃晚饭的时候,小宝一直粘着我,好像要把白天分离的时间补回来。
小宝,你要学会独立,婆婆教育他,不能总是黏着妈妈。
我就是想妈妈。小宝委屈地说。
想妈妈也不能这样,男孩子要勇敢一点。
我看着小宝委屈的小脸,心疼得不行。但是我知道,这只是开始,我们都需要适应这种新的生活节奏。
晚上哄小宝睡觉的时候,他问我:妈妈,你喜欢上班吗
为什么这样问
如果妈妈不喜欢上班,我们可以不去。
看着他认真的小脸,我的心又软了。但是想到白天在公司的经历,想到同事们羡慕的眼神,想到婆婆满意的表情,我知道我不能退缩。
妈妈还在适应,我说,就像小宝要适应幼儿园一样。
那我们一起加油
好,我们一起加油。
第二天,第三天,每天都是重复同样的节奏。送小宝去幼儿园,自己去上班,下班接小宝回家。
小宝适应得比我想象的要好,他很快就交到了朋友,每天都会跟我讲幼儿园的趣事。
但是我的适应过程却不太顺利。同事们虽然友善,但是我总觉得自己插不进她们的圈子。而且工作内容虽然不复杂,但是节奏很快,我经常跟不上。
最让我困扰的是,每当我专心工作的时候,就会忍不住想小宝。想他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被别的小朋友欺负,有没有想妈妈想到哭。
这种分离焦虑让我很痛苦,但是我不敢跟任何人说,因为大家都觉得我应该感到开心和充实。
8
工作一个月后,我逐渐适应了公司的节奏,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
那天下午,李阿姨把我叫到办公室:晓雨,有件事要跟你说。
我紧张地坐下:李姐,什么事
是这样的,我们公司要开发一个新的海外市场,需要有人长期驻外,她说,我觉得你英语不错,可以考虑一下这个机会。
驻外我愣了一下:要去多久
至少一年,如果项目顺利的话可能要两年。
一年到两年那小宝怎么办
李姐,我孩子还小,我不能离开这么久。我赶紧拒绝。
孩子有爸爸和奶奶照顾,应该没问题,李阿姨劝说,而且这个机会很难得,薪水是现在的三倍。
三倍那就是一万多了。这确实是个很好的机会,但是我不能离开小宝。
李姐,我真的不能去,很抱歉。
李阿姨的脸色有些不好看:晓雨,你要知道,这样的机会不是随时都有的。
我知道,但是我不能离开孩子。
你这样想法不对,她摇头,女人要有自己的事业,不能总是围着孩子转。
又是这套理论。我礼貌地笑了笑,但是坚持拒绝。
从办公室出来,我感觉同事们看我的眼神都有些异样。显然,拒绝这个机会的事情已经传开了。
小张走过来,小声说:晓雨,你真的要拒绝这可是个好机会。
我不能离开孩子这么久。
可是为了孩子放弃事业,值得吗她不解地问。
值得吗这个问题我也在想。但是小宝还这么小,我怎么能丢下他
下班后,我去接小宝。他今天特别高兴,因为在幼儿园画了一幅画。
妈妈,这是我画的我们一家人,他兴奋地给我看,这是妈妈,这是爸爸,这是我,还有奶奶。
画上的四个人手拉着手,虽然画得很稚嫩,但是充满了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