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十八个小时的学习,每天做十套模拟题,每天背诵一千个知识点。
我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疯狂地汲取着知识。
同学们都说我魔怔了,连老师都劝我要适当休息。
但我已经停不下来了。
系统的驱动力太强大,让我无法抗拒。
高考前一天,我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瘦了很多,眼窝深陷,脸色苍白。
这还是我吗?
那个曾经虽然成绩不好但充满活力的韩峰哪里去了?
妈妈看到我的样子,心疼得哭了。
韩峰,你这是何苦呢?就算考不上好大学,妈妈也不会怪你的。
妈,我没事,就是有点累。
孩子,妈妈只希望你健康快乐,其他的都不重要。
但对我来说,其他的都很重要。
成绩、排名、荣誉,这些东西已经成了我存在的意义。
没有它们,我就什么都不是了。
7
高考第一天,语文和数学。
走进考场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
虽然平时模拟考试成绩很好,但真正的高考还是让我心跳加速。
监考老师发下试卷,我深呼吸了几次,让自己冷静下来。
语文试卷比我想象的要简单一些,作文题目是成长的代价。
看到这个题目,我不禁想起了自己这一年的经历。
从学渣到学霸,从倒数到前列,我确实成长了很多。
但这种成长的代价是什么呢?
是失去的友谊,是消失的快乐,是日渐憔悴的身体。
我在作文中写道:成长意味着获得,也意味着失去。当我们拼命追求某样东西时,往往会忽略掉身边其他珍贵的事物。
写到这里,我的手有些颤抖。
因为我突然意识到,我正在经历的就是自己写的这些。
数学考试开始了,题目的难度适中。
凭借系统给我的能力,我很快就做完了所有题目。
检查了两遍,确认没有错误后,我提前交了卷。
走出考场,记者们又围了上来。
韩峰,感觉怎么样?
题目难不难?
有信心成为省状元吗?
我机械地回答着这些问题,心里却在想着作文的题目。
成长的代价,我付出的代价到底值不值得?
第二天是理综和英语。
理综是我的强项,做题的过程中我感到非常顺畅。
物理、化学、生物,每一道题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英语也发挥得不错,阅读理解和作文都很顺利。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我知道这意味着我的高中生涯彻底结束了。
走出考场,看到校门口等待的父母,我突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这一年来,我变化太大了,大到连我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韩峰,考得怎么样?爸爸关心地问。
还可以。我点点头。
别想太多了,考完就考完了。妈妈拉着我的手,我们回家好好休息。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想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