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官职、权力。
然后尽可能的打压拥戴朱允炆的官员,比如那黄子澄、齐泰等人。
这样才能敌退我进,使得自己力量强大的过程中,对方的力量渐渐减少,如此才能获得胜利。
“老师是想让我打击拥戴朱允炆的官员吧?”
朱允熥忽然笑了笑,看穿了陈南宾的心思,他随即言道:
“目前,是我证据着上风。”
“法统方面,我名正言顺;能力方面,朱允炆不如我;驾驭臣子方面,我能驾驭住骄横的勋贵,可朱允炆未必能驾驭住文官。”
“现在,急的已经不是我了,而是朱允炆。”
“那么接下来,是朱允炆急着增强自己的力量,甚至打压拥戴我的官员。”
说到这里,朱允熥看了一眼陈南宾,继续道:
“朱允炆这般急躁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不少的纰漏,那么他的失误就会越来越多,在皇爷爷心中的地位也就越来越低。”
“我不动,任凭他做诸多手段便是。”
“要知道,皇爷爷最看重的是亲情。”
这番话,让陈南宾面色骇然。
亲情!
是啊。
他怎么忘了这一点了。
陛下是最看重亲情的君王了。
也绝对不希望子嗣后裔为了皇位,大打出手,甚至闹出来种种事件。
朱允熥目前诸事皆占据上风,急的只能是朱允炆,那么朱允炆必然会采取大量的措施来针对朱允熥,若是不太过分也就罢了。
太过分的话,陛下岂能不怒?
这样,朱允炆在陛下心中的表现,就将越来越低了!
“殿下,高见。”
随即,两人就开始商讨起了大明宝钞的改制问题。
同一时刻。
南京城中,暗流涌动。
很多官员们,都或多或少的听到了街坊间流传的一些话语。
“据闻,陛下准备册立三皇孙殿下了,因为按照法统,三皇孙殿下才是真正的皇嫡长孙!”
“不对,不对啊!按照法统的话,不该是兄终弟及么?应该是秦王殿下被立为新的皇太子啊,怎么可能会隔代挑选皇孙呢?”
“是啊,我也感到疑惑呢,若真的因为法统的原因,从而册立朱允熥为皇太孙的话,那么根据法统更应该立秦王为皇太子,秦王才是新的储君啊。”
“兄终弟及,自古以来都不曾改变的道理!这太子之位确实是秦王的!”
这些消息越来越多,仿佛背后有着无形的大手在推波助澜!
而有时候,消息的传播,是有用的。
这个时代,很多人依旧坚持法统唯一。
兄终弟及,是古今不曾改变的立储之礼,不管怎么说,这皇位传给二皇孙、三皇孙,都不合适,而合该传给秦王朱慡!
随着消息的汹涌,传的人尽皆知之际。
南京城,一座院落中。
院落深处,身材魁梧,面容带着凌厉的秦王朱慡,此时坐于案侧,脸色很是难看,他注视着面前的管家下人,道:
“你所说的可是真的?”
“这南京城中,真的是有人这么传播消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