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凤谋冷宫复仇之路 > 第一章(第7页)

第一章(第7页)

臣妾愚钝,不敢妄议。她谨慎地回答。

皇帝笑了:你呀,太过小心。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朕已决定立后,人选嘛。。。。。。回头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虞清歌心跳加速。这是机会,也是考验。若表现得太过急切,反而会适得其反。

皇上圣明,心中必有决断。她柔声道,无论立谁为后,臣妾都会尽心辅佐。

皇帝盯着她看了许久,突然大笑:好一个虞清歌!难怪薛氏如此看重你。他走回案前,取出一道圣旨,看看吧。

虞清歌双手接过,展开一看,顿时呆住——这是立她为后的诏书,只差玉玺盖印!

皇上,这。。。。。。她声音微微发颤。

怎么,不愿意?皇帝挑眉。

虞清歌跪伏于地:臣妾惶恐。臣妾出身罪臣之家,资历浅薄,恐难当大任。

起来。皇帝扶起她,你父亲是冤枉的,早已平反。至于资历。。。。。。他轻笑,朕说你够格,谁敢反对?

虞清歌抬头,对上皇帝深邃的目光。这一刻,她突然明白,自己走的每一步,都在皇帝算计之中。他利用她扳倒赵家,清除林氏。。。。。。

臣妾。。。。。。叩谢皇恩。她深深拜下。

永和十九年正月,虞清歌正式被册立为皇后,入主坤宁宫。册封大典空前隆重,皇帝亲自为她戴上凤冠,满朝文武跪拜称贺。

站在高高的台阶上,虞清歌俯视着跪拜的百官,恍如隔世。一年前,她还是冷宫里等死的弃妃;如今,却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

娘娘,该回宫了。薛嬷嬷——现在该称薛夫人了,轻声提醒。

虞清歌收回思绪,在宫女太监的簇拥下返回坤宁宫。刚进宫门,一个小太监就匆匆跑来:娘娘,废妃林氏在冷宫悬梁自尽了!

虞清歌脚下一顿: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半个时辰前。小太监跪着回禀,看守的宫女说,林氏得知今日是娘娘册封大典,突然大笑三声,然后就。。。。。。

虞清歌摆摆手:本宫知道了。下去吧。

待众人退下,她独自站在坤宁宫正殿中央,望着那尊金光闪闪的凤座,突然觉得无比讽刺。林贵妃处心积虑想让她儿子当皇帝,自己当太后,最终却落得个自尽冷宫的下场。而她虞清歌,从未想过当皇后,却偏偏坐上了这个位置。

娘娘不必伤感。薛夫人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林氏罪有应得。

虞清歌摇头:我不是为她伤感,只是觉得命运弄人。

命运?薛夫人冷笑,哪有什么命运,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

虞清歌转头看她:嬷嬷,您恨了二十年,如今仇人已死,您开心吗?

薛夫人沉默良久…

沉默道尽了一切。虞清歌突然明白,就算她当上皇后,虞家十七条人命也回不来了。复仇带来的快感转瞬即逝,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空虚。

娘娘接下来有什么打算?薛夫人问。

虞清歌抚摸着凤座扶手:既然坐上了这个位置,就不能白坐。她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要查清太子身世。

薛夫人大惊:娘娘!此事关系重大,万一。。。。。。

没有万一。虞清歌冷笑,皇上明知太子非亲生却隐忍不发,必有深意。我要知道这个秘密,才能在这深宫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十一章秘密与阴谋

成为皇后后,虞清歌获得了更多特权,其中之一就是可以查阅部分宫廷档案。她以熟悉后宫事务为由,命人搬来了近三十年的嫔妃起居注和皇子公主的玉牒。

连续三日,她闭门不出,仔细研读这些泛黄的册子。薛夫人陪在一旁,帮她整理线索。

找到了!第四天傍晚,虞清歌突然低呼。她指着一行小字:永和元年六月初八,林嫔诞皇长子,重六斤八两。

薛夫人凑近一看:这有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时间。虞清歌又翻出另一本册子,你看,永和元年五月十五,皇上还在江南微服私访,六月初一才回宫。就算当日临幸林嫔,也不可能在六月初八就生下足月孩子。

薛夫人倒吸一口冷气:娘娘是说。。。。。。太子并非皇上亲生?

极有可能。虞清歌合上册子,林氏当年为了巩固地位,很可能借种生子。只是不知道皇上何时发现的。

难怪皇上对太子态度一直若即若离。薛夫人恍然大悟,也难怪他会如此痛快地同意太子离京。

虞清歌沉思片刻:嬷嬷,您还记得先帝时期的后宫旧事吗?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薛夫人想了想:倒是有一桩。先帝的丽妃与人私通生下皇子,事发后丽妃被赐死,皇子贬为庶人。不过那孩子后来。。。。。。她突然停住,脸色大变。

怎么了?虞清歌追问。

那孩子后来被林皇后收养,改姓林,就是现在的赵德全!

虞清歌震惊不已:所以赵德全其实是先帝的血脉?

薛夫人点头:正是。这也是为什么林氏一族如此扶持赵家,因为他们同出一脉!

一切突然明朗起来。林贵妃效仿姑母,借种生子,想让周明稷登上皇位,延续林家血脉。而皇帝心知肚明,隐忍不发,直到借她虞清歌之手铲除赵家,废黜太子。

好一出借刀杀人。虞清歌喃喃道,皇上利用我,就像利用一把刀。

薛夫人忧心忡忡:娘娘,现在您知道了这个秘密,恐怕。。。。。。

恐怕皇上不会让我长久地坐在后位上。虞清歌冷笑,不过,他大概没想到,我这把刀,也有自己的意志。

第十二章鸠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