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黄学士!”
李景隆远远拱手,大声笑道,“某不请自来,让了恶客了!”
“哪里哪里!”黄子澄客气回礼,“公爷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呀!”
以前的他,要仰望李景隆,他用得到李景隆的地方,比李景隆用得到他的地方多得多。
可现在的他,是太子朱标临终时,留给皇太孙的辅佐之臣,更是皇太孙的老师之一。
所以此时面对李景隆,心境比起当年来,不可通日而语。
“我呀,前几日得了一本宋刻古书!”
双方寒暄过后,刚一坐下,李景隆就笑道,“叫什么。。。。礼部韵略。您也知道,我大老粗一个,落我手里,这古书就是暴殄天物了!”说着,他微微挥手,身后跟着的李小歪从门外进来,双手捧着一个玉匣,放在桌上。
“嗯?宋刻?”
黄子澄的脸上,顿时多了几分欣喜。
读书人哪有不爱书的,而古书之中又以宋刻最为珍贵。
且李景隆所说的礼部韵略,乃是宋朝时,天下读书人必读之书,更是科举专用之书。
“公爷您??”
他心中虽喜,但面上克制,“这是。。。”
“给您的!”
李景隆双手推着玉匣,笑道。
“不可不可,此物非通寻常,价值千金。。。”
“俗!”
李景隆忽然板起脸来,“你我之间谈钱,俗了!”
“呃。。。呵呵!”
黄子澄笑笑,看一眼玉匣,“今日公爷前来,肯定不是专门为了给下官送书吧??”
“还真有事!”
李景隆正色道,“想必您也听到风声了,我即将再镇甘肃!”
什么叫我也听到了??
这事就是我跟皇太孙说的!
不让你出京,难不成真留你在京里继续管着天下武官??
再让你管几年,天下武官尽出李府,兵部成什么了?朝廷成什么了?
“呃。。。”
心里是这么想,但面上还是佯装迟疑,“下官确实听到点。。一知半解,呵呵!”
“甘肃,是个穷地方!”
李景隆叹气,“而且靠着二爷三爷,我。。。那边日子不好过!”
“公爷!”黄子澄捋须道,“您要说什么,但说无妨!”
“我就喜欢您这痛快的性子!”
李景隆一拍大腿,而后低声道,“有些话我不能跟太孙殿下说,但一定要和您说!”
黄子澄面色郑重,“什么话?”
“我去肃镇,是帮着殿下收拢西北兵权的!”
李景隆正色道,“但光靠我,绝对不够。。。。我想保举一人,为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使。。。。”
“谁?”黄子澄正色道。
“老将宋晟,其久在凉州,名镇西北!”
“这事,您何必跟下官说?”黄子澄越发的迷惑,“调任保举武官,是您权责之内的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