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解,可是,奕不是‘盛大’的意思么,和‘烁’的意思完全不一样啊。
并且也不存在任何关联。
表字与名应是相表里的关系才对。
傅则奕笑着摇了摇头,是明亮,古语中,奕也作‘明亮’之意。
遇辞怔了怔,才反应过来。
她自以为,名字大多寄予长辈的厚望,更何况还是傅家,取盛大意才像是傅家的作风。
明亮做事,坦荡为人。他抬首望向那茫茫宗谱,须臾,缓缓转头看向她。
眸中似是带了些别样的情绪,但眉眼依旧温润,声调也一如既往的润泽,遇辞,没有人是非黑即白的,我也并非真的完全明亮与坦荡。
遇辞倏地怔了怔。
她听明白了话里的意思,但却不知他为何要和她说这些。
*
从傅氏宗祠离开,雨已经停了。
两人没有原路返回,而是顺着宗祠后的小路往裕园走。
小路临着河,烟柳画桥,乌篷轻摇。
这条路比先前来时的路还静,沿途都是些旁人家的小别院,门庭不大,甚至有些都没锁院门,墙内种的蔷薇,缀着绿意爬过墙头。
路过一个敞开的小院门时,碰到个在卖桂花糖糕的阿婆。
蒸笼呼呼冒着热气,阿婆坐在摇椅上,一边慢慢晃悠一边听着戏。
遇辞忽地想起老太太喜欢吃这个阿婆做的糕,便打算去买两块带回去。
阿婆瞧她往这边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笑眯眯问:囡囡,散契撒
遇辞其实不太听得懂苏陵方言,她在海州长大,后来住到傅家,老太太也从不说方言。
而且先前来买糕都有阿婆的子女帮忙,说得也是普通话。
阿婆这会儿讲的,她只听清了囡囡二字。
有些茫然地怔了怔。
傅则奕跟在身后,弯唇轻笑,给她翻译:阿婆问你想吃什么
闻声她连忙答:三块桂花糕。
阿婆笑着看了她一眼,又看了傅则奕一眼,回:害格!
她回头看向傅则奕,那眼巴巴的表情,像是在等什么要紧的事。
傅则奕笑着看她,再次开口:好的。
阿婆又笑了,夹了三块糕分开装进袋子里,又送了一小盒桂花糖浆,笑眯眯道了句:嘎巴油,吼配!
遇辞眨了眨眼睛,继续看向傅则奕。
这次他没说话,抿着唇看她,脸上神色有几秒的愣怔。
意思是说你俩般配嘞!阿婆的女儿从小院里走出来,笑呵呵地解释。
遇辞霎时也愣了愣,而后后知后觉红了脸,接过阿婆递来的小袋子,道了声谢,又结结巴巴回:不……不是的……
傅则奕默了片刻,瞥了眼她通红的脖颈,拿出钱夹付钱。
恰逢又有人来买糕,阿婆跟她女儿便忙了起来。
她抿了抿唇,浅浅瞥了身旁的人一眼,他在收阿婆的找零,表情淡淡的,没什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