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反盗墓:国宝专案组 > 第27章 心理变态(第1页)

第27章 心理变态(第1页)

领导,给个意见?”师傅问我。

“没意见。很完美。”我脑海里回溯了一遍整个攻防布局。

至少,纸上谈兵很完美。

不过。。。。。。我盯着“部署警力”一栏,陷入了沉思。

这一栏应该是齐师傅亲自操刀的。但我注意到,警力部署与预估敌人数量,居然是一个明显的反比例。

也就是说,预估敌人有50人,部署的警力就比较少,但如果预估敌人只有10人,部署的警力反而比较多。

最终,当预估敌人只剩1人的时候,我们差不多全员都要上。

这。。。。。。不太合逻辑吧?

专案警察山瑚不愧是我的心腹。他只看一眼我的神态,就明白我在想什么,并立刻替我问了齐师傅:

“齐领导,我也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您看看,部署警力这一栏是不是升降序的格式弄反了?”

“为什么敌人这么多,部署警力却这么少;反之,敌人只有一个,却要部署上全部的警力呢?”

齐师傅想了想,捋着下巴的胡茬说:“这个部署原因,倒也算机密,我不太方便讲。。。。。。”

他话音刚落,他背后就响起一片不满的嗡嗡声。

有的同志可能错误认为,国安工作太过谨慎小心了,搞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明明如今世道太平,哪有那么多间谍,那么多叛国贼让他们抓呢?天天这也是机密,那也是机密,一点儿也不敞亮!

这就是轻敌心理。不仅对国内外形势理解不深,还自以为是,麻痹大意。

“安静。齐领导还在讲话。”我提高嗓音,冷冽目光横扫向后。

嘤嗡作响的杂声这才消失。

“那,不如这样吧,我给大伙讲个不涉密的小故事。至于怎么理解,就看你们自己了。”齐师傅笑着给个台阶,又反问在场人,“各位,听过‘辛格电台’吗?”

辛格电台?

这是什么感情类节目吗?

众人面面相觑。

齐师傅进一步解释:“辛格电台是一种潜伏电台。它有一个特点——整个电台的实际操控者只有一个人。而仅凭这一人,就可以同时完成搜集情报、破译情报、向境外收送情报等各项任务。”

“当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出现了全国第一个辛格电台案,幕后间谍在京被捕,家里却没有搜出设备。部里赶到现场,把整个屋子巡视一遍,见一个不起眼的位置贴着一小幅《千里江山图》。推开图,才搜出了那个电台和其他犯罪证据。间谍们本来计划要把这些东西全都销毁呢。好险,就差几分钟。”齐师傅绘声绘色地描述道。

有人不信,问齐:“这是上世纪的案子吧?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因为家里长辈是主办人。”齐笑了笑。

“您是想说,由于‘辛格电台’的幕后操控者只有一个人,目标小,所以他更不容易暴露,更容易隐蔽和转移?”我问。

“不错。这种辛格电台的操控者一旦察觉情况不对,就会毫不犹豫地抱着电台迅速转移。更要命的是,就算他真被逼上绝境,他也能带着所有珍贵的情报,轻松完成自毁。没有人能撬开死人的嘴,我们也审问不出什么东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