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找到张大超先烈的家人了。
坏消息,张大超已经牺牲三十二年。
高志远多少岁,他就走了多少年。
俺大哥三十二年前就走了。张大方堂堂七尺男儿生活没有压垮他,失联三十多年的大哥的消息让他泪如雨下:俺大哥是打鬼子没的
不是,是在西南剿匪的时候牺牲的。
俺大哥十七岁就没了十七岁啊,那时候的他也只是一个孩子啊,他就没有了蹲在地上,张大方嚎啕大哭起来。
杜红英紧紧的咬着嘴唇。
四位先烈的家属算是都找到了,可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事实远比没有消息更残忍。
张山和潘雪一时之间只好蹲下去一左一右的陪着他爹。
哎,你别跑,你走丢了咋办陈二妹紧跟着一个姑娘跑了出来:你爹有事儿……
一看到厂门口站着的众人:张大伯张大哥……
爹,大哥大嫂。杜红英看到跑过来的大妮看到爹和哥哥嫂子立即站定,低头看着他们,然后自己也蹲了下去。
一家人蹲在一起太刺眼了。
红英,这是……
张大伯,咱们回厂里说好不好。
杜红英使了一上眼色,张山连忙把爹拽了起来,陈超和小潘也要上前去帮忙。
爹,爹,你怎么哭了大妮发现情况不对:爹,大妮不读书了,爹不哭,大妮不盼通知书了。张大妮还沉浸在她读书的世界里却依然声声安慰着亲爹:爹不哭,不哭。
嫂子……陈超看向杜红英。
杜红英点点头,张大方果然是张大超的兄弟,有些小细节外人根本不会知道的。
关大琼听说杜红英来了连忙丢下手上的活儿过来看她。
就看到张家人似乎都在哭。
这是咋了
她疑惑的问杜红英,杜红英一声叹息。
同志,俺大哥葬在哪里,俺要去接他回家。
一听说离深市又是三千多里路时,张大方沉默了。
他们从济市到这里靠的都是那个叫梁阿妹买的火车票拿的钱给他,再去蜀地还得花上一笔。
厂长同志,你们这儿还要人不做工不,我也有力气,扫地什么的我都可以做。张大方一眼看到关大琼连忙问:只是我带着大妮,我……
大伯,你会做馒头不
会,这个俺们会。
那正好,我们食堂要一个大师傅,你就带着大妮一起在食堂里做事吧,大妮能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照样开工资。
关大琼也看出来了,这个大妮就是脑子不清醒,大约是因为读书人的原因吧,她也蛮有礼貌的。不打人不骂人,当然也不理人大多数时候都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还很听家人的话,家人能招呼得动她,留在食堂里做事儿也没问题。
谢谢你,谢谢你,厂长同志。
大伯,您甭客气。
这得多大的缘分啊,弯弯绕绕转了一大圈,最后还有这么一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