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真是太懂了,我就是这个想法。
不仅仅是小孩子的零食,还是大人送礼的佳品。
姐,你封了口人家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了。
有一种办法叫试吃。杜红英道:叫卖的时候另外装一袋不封口,先尝后买,你说能不能知道。
姐,你好厉害。姐,你教我们赚钱吧。
放寒假了,他和李红运也想搞钱买辆自行车。
行啊,你们去卖吧,卖掉一袋给你们提一毛钱。
一天卖十袋就是一块,二十袋就是两块,三十袋就是……
杜红英没眼听,陈冬梅也气笑了:你有本事一天卖一百袋就是一百块,卖两百袋一天就能买自行车。
杜红卫眼睛一下就亮了。
杜红英笑得不行,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我可没这么多货给你们卖,明天你们俩先带三十袋吧。自己的货要给石柱和幺姨呢,他们俩已经是销售王牌了。
杜红英一点儿也不愁卖不掉。
杜红英还没忘记通安村有一个手工作坊,她想多搞点进供销社摆着卖。
当然,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她要等销量出来看情况。
嫂子,多搞点,好卖。第一天还不到两点石柱兴冲冲的跑进了杜家:嫂子,我都预定了三十多袋了。
还兴预定的
石柱早已经是山川煤矿家属区的熟人了,有什么货直接去那边销。
那边的汉子是煤矿工人,下工后都要喝点酒,家属都想买给男人下酒,全是三袋五袋的卖。
石柱道:我往哪儿一放一吆喝,人家一尝就都争着抢着买了。
一斤怪味花生一元钱,一斤怪味葫豆八毛,已经达到了红糖和水果糖的价位。
但是这人东西稀罕,味道好,真正是吃了一个想二个,销量好得不得了。
好,我都泡上了,今天泡了六十斤。
不够卖,根本不够卖。
石柱急了:我都预定了三十多袋了啊。
六十斤还不够他一个人卖。
更何况还有幺姨的。
幺姨的销量估计不太好。毕竟她走的是镇上,如果不是逢场天人流量很少,而镇上的居民经济来源不是很好,再一个买糖果零食也方便,杜红英不太看好。
卖东西消费市场很重要。
红运和红卫也背了三十袋出去卖。杜红英笑道:也不知道卖得怎么样,这会儿还没回来。
啊,他们俩也参与了
石柱心里怪怪的,就是有一种小舅子来抢食的感觉。
嗯,说要赚钱买自行车。
两人骑的杜红英的自行车去的,也亏得他们皮实,一个骑车,一个背着怪味花生和葫豆搭车。
这个点了还没回来,往哪个方向去的,我去看看。
我听红卫说要去他外婆那边的镇上卖。
沿河街
对,就是这个名,红卫说咱们镇上是我幺姨在卖,不能抢生意,沿河街有一个小码头人员多,去那里一定好卖。
这两个娃儿,怎么能往那边跑呢石柱道:嫂子,我马上去看看,接他们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