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布料原是做床单被套的,结果出了问题,量不少,我能按最低价给你全拿下都要八百多。
兰英来了自然就和杜红英说起了业务。
你要是兜不下也可以少拿点。
我先去看看。杜红英暗道草率了,自己本钱带少了。
八百多也不是没有,只能回去寄过来了。
行,明天我带你去看。
库房里,杜红英看着这批布料很是感慨。
这个时代的产品质量真是杠杠的,果然是针头大小不一,针间间距不一,花色看起来有点怪异,就被质检刷下来盖上了瑕疵布的印章,然后不准流通到市场上去。
难怪一张床单要用上十多二十年。
这么严格的质量就便宜自己了,杜红英心里感激质检员。
杜红英自然是一口吃完。
我手上只带了三百多,余下的钱我回去寄过来。杜红英道。
可以,我先带你开票,你把钱直接寄给文科长,由文科长拿着票去给你出库给你运回去。兰英还是很担心:这些布料没办法做衣服,你可想好办法了
英姐,我想好了,放心,没问题的。
那就好,我怕你砸在手上了。
不会。杜红英很是笃定。
这批布料做被套的是蓝白条纹的,很大气实用,床单是国民单床的印花布料,其实不仔细看有瑕疵还真是看不出来。
杜红英做准备搞的就是四件套。
一张床单,一个被套,两个枕套。
这个时代乡下的人被套都是花被心白布被套,拆洗后还要用大针缝。
这批布料依然是文亮让小李送回来的。
布料很多,单是扛布料都找了七八个小伙来帮忙。
生产队手工作坊组的妇人们眼睛都瞪大了。
红英要干啥
红英,我们是不是有活干了
是有点,有缝纫机的优先,没有缝纫机的就只能打布壳做鞋垫了。
这个门槛有点高,最后只有赵正德家和李红梅家有。
石灵一直用的是师傅的,能踩缝纫机的倒是可以借用李红梅的。
张海和石柱要好,赶紧的为自家新媳妇李淑华借到了缝纫机。
杜红英还要找两个人裁剪,一个做质检,一个缝扣子。
杜经英知道这个时代有拉链卖,但是成本会增加很多,她想出一个办法,用扣子代替。
红英,你这个被套好,拆洗方便,也不用缝被子。
而且是成套的花色,看起来不花里胡哨的,好看。
一听杜红英说要怎么整,几个妇人眼睛一亮:卖多少钱啊,到时候我也买一套。
我也买,不怕你们笑话,每次扎那个棉絮都要扎到手指,我最烦的就是缝被子。
价格我还没算出来,到时候咱们社员买都按成本价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