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早朝。
天刚亮,苏阳就被王福催着起床,穿衣打扮了。
因为是正式的朝会,不能穿常服,要穿朝服。
6个宫女伺侯苏阳穿衣,足足花了20分钟,才将一套朝服穿好。
苏阳穿着黑色的龙袍,头戴金色的冕旒,脚蹬黑色长靴。他一脸肃穆地走到铜镜前,看着镜子中的自已。
苏阳本就身材高大挺拔,穿上龙袍后更显威严。
王福轻声说道。
“陛下,该上朝了。”
苏阳点了点头,转身走出房间。门口站着一群太监和侍卫,正等着苏阳。
8人的马车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苏阳坐上去。
随着王福的一声,皇上起驾。
马车向着朝会的大兴殿走去。
……
朝臣已经分成左右两方,站在了大兴殿中,等着苏阳进殿。
三日一次的朝会,大兴国中3品以上的官员都会来参加。
不过这些官员并不多,只有40来人。
如果是大楚帝国,这人数能增加到200多人。
苏阳坐上了龙椅。
王福开口。
“陛下上朝,诸位大臣请奏事。”
大兴国不兴跪拜那一套,只有大事情才会下跪。
丞相柳元第一个站了出来。
“恭喜陛下临朝,我大兴国文武举在即,请陛下安排文武举的主考。”
大兴国的科举分为文武举,文举一般都是文人参加,不过也有些天资不凡的武者会参加。
文武举双状元,在大兴国300年的历史上,还是出过几位的。
一般得了这种状元的人,马上就会被委以重任。
对于状元和他的家人,都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柳元,你可有举荐?”
苏阳对大兴国的官员并不熟悉,反而问向柳元。
“启禀陛下,兵部司马姜澄涣,乃文武举进士出身,可让武举主考。”
文武举进士,就是要在文举中拿到前10名,又在武举中拿到前10名。虽然比不上文武举状元,但也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了。
苏阳回忆了一下自已的记忆,发现这姜澄涣并没有什么过失。
“既然柳元你举荐,那姜澄涣就让此次武举的主考吧。”
站在右侧的姜澄涣走了出来,跪在地上。
“臣领旨。”
“平身吧,把武举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