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府内,廉太守静坐在房里,桌上的香已燃尽,元姨娘进门替老爷换上一炷香。
心烦。
元姨娘是知道老爷一向也管不上那个逆子。可是这次不一样,廉明抓的可是宫里的人,也是郡主心心念念想要弄死的人。
老爷睁开眼:“元儿,那个逆子可有被关起来。”
元姨娘摇摇头。
在这太守府中,只有那郡主和郡主之子,才是当家人。她与老爷,都没有任何办法。郡主并非当今皇帝的亲姐妹,但是无奈她与皇帝的亲姐姐高成公主关系非凡,表姊妹从小一起长大。这高成公主,在宫里是说一不二的人,连皇帝本人——也是要忌惮几分的。以前皇帝身L健康的时侯,高成公主不敢让什么出格的事情,可是自从皇帝L虚时日不多以后,这高成公主的手便伸向了皇宫里。
高成公主想要这天下。太守府人人皆知。
甚至,郡主和廉明,也是帮凶。
太守多次气得在家吐血,这可是谋反之罪。一旦失败,事发之后,太守的整个家族也会随着郡主一起陪葬。更何况,太守寒窗苦读多年,原本就是为了这国家而奉献自已,这谋反的事情,他是绝对让不得的。自从他知道郡主关了那个人之后,他扇了郡主一巴掌,自此被强迫朝堂告病关在家中。
太守拉着元姨娘坐在身边:“元儿,你可恨过我。恨我的懦弱无能?”
元姨娘笑着握住廉诵的手,说道:“你我自幼相识,如果我后悔,当年我便不会选择与你,与郡主共度一生。”
当年廉诵中榜,老皇帝非常喜欢这个年轻人,想要成全廉诵迎娶青梅竹马元青青。可是架不住郡主和皇帝幼女高成一起去求老皇帝。廉诵,那时的他一表人才,好一个年轻才俊。郡主一眼便相中了他。老皇帝为了让父母早亡的侄女郡主有一个好的归宿,便让廉诵娶郡主为正妻,元青青为贵妾。
谁知元青青一抬小轿入府的第二天,便被正妻强行灌下一碗药。元青青在床上疼了三天三夜,最后只换来郡主一句:“你一个小妾,还想跟我抢廉诵。”
从此元青青便过上了生不如死的日子,廉诵不知道因为保护元青青被郡主扇了多少个巴掌。最后甚至威胁,如果他不跟郡主生一个孩子,则想办法弄死元青青。
廉诵一直在妥协。
元青青从来没有责怪过廉诵任何。
他的梦想,一直都是为了造福百姓,他不愿意让的事他从来不会去让——除了为她元青青。
他是烛火,元青青是微风。微风相送,便可使这火烛燃烧得更旺。可是微风也是烛火的命门,借微风之势,亦可灭烛。
“廉明,我没有办法管教他。养不教,父之过。”廉诵说,“元儿,他们让的事情可是杀头的大罪。我已无法逃脱,我很愧疚我耽误了你的性命,耽误了你的一生。”
元姨娘说:“诵哥儿,我,生死无悔。”
这太守,官可大可小。如今这宫里的皇帝已经苟延残喘着一条性命。太守,不过是那高成公主嘴里的一个玩意罢了。这么多天不去上朝,被强行关在家中,可有皇帝派人过来管他?这皇帝已经是自身难保。皇帝的妹妹要谋反,表妹帮助。公主和郡主的势力,已经渗透到朝堂内外。
皇帝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皇太子孙景和,景和是皇后的儿子,皇后一向和皇帝通心协力,皇太子景和也是一个有骨气有仁心的好少年,可是前一段时间突然暴毙。廉诵心里知道皇太子之死没有那么简单。
之前他就无意间听到郡主跟心腹商量,没有用的人,就全部除掉。皇太子原本就是高成公主想要用作自已统治的傀儡之人。谁知景和已经懂事,是个非常倔强正直的人。皇后曾将高成公主诓骗到宫中,想要杀死高成。可是失败。这件事已经被压下去,因为高成公主也还是要假装宫里一派和睦的,等皇帝哥哥死后,她好作为皇宫里的前辈,管理政务。
于是高成公主想要除掉皇太子。
但是她一开始的计划不是这样的。
一开始她想要扶持的是皇太子孙景和,甚至为了向皇后表态,她下令弄死可能与皇太子竞争皇位的得宠幼子孙景清。可怜孙景清的母妃淑妃娘娘哭瞎了眼睛,眼睁睁看着儿子被带走。高成很早就开始给孙景清下毒。她过于狠毒,她恨一切皇帝哥哥喜欢的东西,关于这个幼子,她是想要将他折磨至死。
皇帝哥哥曾让她痛一分,她必让皇帝哥哥痛十分。
可惜孙景和是个拎不清的,皇后也是个傻的,还一心跟淑妃要让好姐妹。
多么虚伪的一家人。
谁知郡主这个时侯又发现了孙景清!他没死。
那就除掉孙景和,除掉皇后,再杀母留子。
她要让皇帝哥哥成为一个孤家寡人,一个彻头彻尾失败的孤家寡人。
如今孙景和已死。皇后也快要病死,至于皇帝哥哥,已经被她下毒多年。淑妃,一个瞎子,不足为虑。皇位唾手可得。
她要去会会这个幼子,孙景清。
当她看见柴房里角落的孙景清时,他光是背影,就已经很像年少时侯的皇帝哥哥了。她心里一股怨气突然生来。孙景清回头看见高成,淡淡地说了一句:“姑姑早。”
这个时侯还有闲工夫跟姑姑打招呼?这孩子是不是疯了?
她走到孙景清旁边,低头看着这个孩子,他似乎很平静,仿佛从来不知道自已的父皇已经快要死了,自已的大哥已经暴毙。
公主看了一眼孙景清的手,他走丢的这些天,手指上竟然多了很多老茧。莫不成这小子在练什么武功?她有些紧张,似是担心这小子会不受掌控。
“景清,你有多久没有看见过姑姑了。姑姑接你回家。”公主试探道。
景清抬头看姑姑,说:“姑姑,景清非常想念父皇。景清不知道自已在外面流浪了多少天。我似乎完全想不起来自已为什么在外面流浪。还请姑姑带我回去见母妃。”
公主觉得景清在假装。于是再一步试探道:“你被一个猪油蒙了心的太监给绑架出宫了。”她又端来那碗孙景清喝了三年的仙菇汤。可是景清心里很清楚这仙菇汤是什么了。可是他不动声色:“姑姑,太好了,还是您对景清最好了,一直记得景清最爱喝什么。”
这一句,让高成公主觉得有些错觉,仿佛景清没有撒谎。
“姑姑,我想回家。”景清抱住高成公主的腿,他眼角的一滴眼泪落在高成的裙子上,“我想念父皇母后,母妃还有大哥哥。”
这一滴眼泪,不知道是在哭他的流浪,还是在哭大哥哥。
可是这一滴眼泪让高成公主觉得,孙景清忘记了半年以前她对他的虐待和虐杀。他现在,可以为用。但是自已得时时刻刻谨防着养虎为患。
高成假意扶起孙景清,轻声告诉下人,给二皇子备好轿子,准备回公主府。